[实用新型]插件机的扭脚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0347.2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1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邓卫国;张汉廷;张举;孙勋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森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30 | 分类号: | H05K3/30;H05K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永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件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件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件机的扭脚组件。
背景技术
插件机是将一些有规则的电子元器件自动插装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过孔内的机械设备,常常用于将零散的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自动的插装在PCB板上。
一般的二极管插件机的扭脚结构,一次动作只能加工一个二极管,二极管插件机的工作效率低。一个驱动气缸带动一个扭脚杆,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插件机的扭脚结构工作效率低、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加工多个二极管的插件机的扭脚组件。
一种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包括扭脚杆、连接杆、齿轮、齿条、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
所述扭脚杆为并列设置的多个,每个所述扭脚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扭脚杆和相应的所述连接杆的中心轴重合;
所述齿轮为多个,每个所述连接杆上固定套设至少一个所述齿轮,所述齿条和所述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驱动气缸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驱动所述齿轮沿平行于多个所述扭脚杆的排列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气缸驱动所述连接杆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入所述卡槽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与多个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卡槽为多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为多个,一个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与一个或多个所述连接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可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所述扭脚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扭脚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孔内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
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二孔,所述连接杆的端部穿入所述第二孔,且所述第二孔内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位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连接的所述连接杆部分伸出所述第二支撑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还包括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调节螺母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杆上的所述齿轮相错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插入所述扭脚杆的内部与所述扭脚杆固定连接;
所述扭脚杆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连接杆的螺钉孔,所述螺钉孔旋入螺钉与所述连接杆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钉孔为垂直设置的两个,所述螺钉为两个,两个所述螺钉分别旋入两个所述螺钉孔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连接杆抵接。
上述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并列设置的多个扭脚杆可以同时加工多个二极管,提高了工作效率。由齿条带动多个齿轮同时转动,齿轮转动带动多个扭脚杆同时旋转,保证了多个扭脚杆动作的一致性。一个第一驱动气缸带动多个扭脚杆,而非一个第一驱动气缸带动一个扭脚杆,节约了空间,降低了设备成本。
同时下插时,在电路板在二极管插接位置之间存在不需要插接的位置时,扭脚杆无法避让不需要插接的位置,导致插件机无法使用。上述插件机的扭脚组件在需要避让不需要插接二极管的位置时,第二驱动气缸带动相应的连接杆向下运动,进而使扭脚杆避空相应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插件机的扭脚组件的正面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插件机的扭脚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插件机的扭脚组件的侧面结构图;
图4为图3所示插件机的扭脚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插件机的扭脚组件的扭脚杆的截面放大图;
图6为又一实施例插件机的扭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森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森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03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盐雾导热的电路板屏蔽盒
- 下一篇:可消除麦拉杂质的FPC曝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