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真空吸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60106.8 | 申请日: | 2014-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7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丰云;田金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精雕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D7/04 | 分类号: | B28D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5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真空 吸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真空吸盘。
背景技术
玻璃和陶瓷等特殊材料在加工时,为不损伤工件,常采用真空吸盘的方式装夹。目前,用于玻璃、陶瓷等材料装夹的真空吸盘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体式吸盘,即吸盘的盘体是一体成型结构,其内部加工有真空腔,并通过转接头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按照工件形状和尺寸在盘体顶面还设置有若干吸附贯穿孔,这种吸盘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但是由于吸附孔是按照工件形状和尺寸设置,不能同时满足不同工件尺寸的加工要求,因此对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需更换不同的真空吸盘,致使真空吸盘的重复利用率较低,使用成本较高,而且更换吸盘的过程繁琐,不利于高效加工。另一种吸盘形式是上下两层的分体式吸盘,由底座和承载板组成,底座上布有通气槽,承载板锁附于底座之上,并按照工件尺寸设置多个吸附贯穿孔,这种吸盘的优点是对于不同尺寸的工件,只需更换承载板即可,更换方便,使用成本低,但是由于底座和通气槽是固定的,承载板的尺寸必定大于通气槽的槽面尺寸,在对小尺寸工件进行磨边或倒角加工时,无法满足磨头刀具的避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层的分体式真空吸盘,既能够满足在加工不同尺寸工件时,对吸盘更换方便,使用成本低的要求,又能够满足磨边或倒角加工时刀具的避空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体式真空吸盘,由底座、转接板和承载板组成,底座上布有网格状通气槽,并通过底座上的通气孔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通;转接板锁附于底座之上,在转接板上分布有若干贯穿孔;承载板锁附于转接板之上,承载板上设置有若干吸附孔,吸附孔通过转接板上的贯穿孔与网格状通气槽相通。
上述一种分体式真空吸盘,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包围于网格状通气槽的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上述一种分体式真空吸盘,在转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包围于所有贯穿孔的密封槽,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真空吸盘做成三层结构,承载板可依据工件加工要求取任意尺寸大小,满足了磨边或倒角加工时刀具的避空要求;同时,对于加工不同形状尺寸的工件,只需要更换承载板或者承载板与转接板即可,不需要更换整个真空吸盘装置,省去了拆装真空气路以及联接工作台的繁琐过程,更换方便,并且使用成本低,重复利用率高。另外,承载板上的吸附孔,可根据需要任意布置,方便快捷,能够满足较快投入生产加工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体式真空吸盘,由底座1、转接板2和承载板3组成。底座1用于与机床工作台联接,底座1上布有网格状通气槽11,并通过底座1侧面的通气孔12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通。转接板2锁附于底座1之上,转接板2上布有两个贯穿孔21。承载板3锁附于转接板2之上,承载板3上设置有两个吸附孔31,两个吸附孔31分别通过两个贯穿孔21与网格状通气槽11相通。为保证整个吸盘的负压值和密封性,分别在底座1和转接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封槽13和密封槽22,,密封槽13包围于网格状通气槽11,密封槽22则包围于两个贯穿孔21;同时,在密封槽13和密封槽22内还分别设置有密封圈14和密封圈23。
使用时,选择适用于工件尺寸的承载板3与转接板2安装于底座1上,并与机床及真空发生装置相连,然后将工件置于承载板3之上,通负压,工件被固定,即可开始进行加工操作,由于承载板3的尺寸和工件尺寸相符,因此可以满足磨边或倒角时刀具的避空要求。待加工完毕,需要对另一种尺寸的工件进行加工时,只需将承载板3或者转接板2拆除,更换与待加工工件尺寸相符的承载板或者承载板与转接板即可。
本实用新型不需将底座从机床上拆卸下来,也不需拆除真空联接组件,即可完成吸盘的更换,方便快捷,使用成本低;承载板的尺寸可依据工件加工要求任意选取,满足了磨边或倒角加工时的刀具避空要求,并且承载板上的吸附孔,可根据需要任意布置,简单方便,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精雕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廊坊精雕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0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