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笔尖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0100.0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6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梁森彪;纪章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43K23/08 | 分类号: | B43K2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116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笔尖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笔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笔尖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笔是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文具之一,常用的笔有铅笔、圆珠笔、和水性笔,笔尖是比较脆弱的部分,常会发生一支新笔未使用几次掉到坚硬的地面时,笔尖破坏不能使用的局面,笔尖是笔的核心部分,其中铅笔的话,可以通过消除来或者新的笔头,但是圆珠笔和水性笔,则不能继续使用。
现有的大多数笔并没有对笔尖的保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若碳素笔不慎摔落,笔尖很容易被摔断,笔无法再次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笔尖保护装置,该笔尖保护装置不仅能够在笔不慎摔落时起到保护笔芯的作用,而且能够在笔不使用时保护笔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笔尖保护装置,包括装置箱壁、弹簧Ⅱ、手柄、楔形卡头、轻质杠杆、重球、重球滑管、弹簧Ⅰ、转轴支点、转轴Ⅱ、笔套、联动杆、笔尖保护头、转轴Ⅰ和装置箱,在笔套外设有一个装置箱;所述装置箱内由重球、重球滑管、轻质杠杆、弹簧Ⅰ、转轴支点、楔形卡头、弹簧Ⅱ、手柄顺序连接组成;笔套内部由转轴Ⅱ、联动杆、转轴Ⅰ,笔尖保护头顺序连接组成;所述重球与轻质杠杆连接;轻质杠杆与弹簧Ⅰ连接;楔形卡头与弹簧Ⅱ和手柄连接;轻质杠杆与联动杆通过转轴Ⅱ连接;联动杆通过转轴Ⅰ与笔尖保护头连接。
所述弹簧Ⅰ在未掉落状态下呈拉伸状态。
所述弹簧Ⅰ拉力小于重球在轻质杠杆左臂上产生的下压力,因此正常状态下弹簧Ⅰ伸长但不会拉动轻质杠杆左臂笔尖保护头不会落下;失重状态下,重球不再给轻质杠杆左臂提供下压力,此时弹簧Ⅰ收缩拉起轻质杠杆左臂。
所述弹簧Ⅱ在未掉落状态下呈非受力状态,被楔形卡头压迫时,该弹簧收缩,轻质杠杆右臂下降至楔形卡头下;右臂下降后,该弹簧伸长,因此楔形卡头会将轻质杠杆固定。
所述联动杆通过转轴Ⅰ可上拉或下压笔尖保护头,完成对笔尖保护头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笔尖保护装置能够运用在大部分种类的笔上,使用时不影响书写质量,能在笔掉落的瞬间降落笔尖保护头,以起到保护笔尖,起到防止笔尖被摔断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笔尖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笔尖保护装置的A-A面的剖视图。
图中:1、装置箱壁,2、弹簧Ⅱ,3、手柄,4、楔形卡头,5、轻质杠杆,6、重球,7、重球滑管,8、弹簧Ⅰ,9、转轴支点,10、转轴Ⅱ,11、笔套,12、联动杆,13、笔尖保护头,14、笔芯,15、转轴Ⅰ,16、装置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笔尖保护装置包括装置箱壁1、弹簧Ⅱ2、手柄3、楔形卡头4、轻质杠杆5、重球6、重球滑管7、弹簧Ⅰ8、转轴支点9、转轴Ⅱ10、笔套11、联动杆12、笔尖保护头13、转轴Ⅰ15和装置箱16,在笔套11外设有一个装置箱16。装置箱16内由重球6、重球滑管7、轻质杠杆5、弹簧Ⅰ8、转轴支点9、楔形卡头4、弹簧Ⅱ2、手柄3顺序连接组成;笔套12内部由转轴Ⅱ10、联动杆12、转轴Ⅰ15,笔尖保护头13顺序连接组成;所述重球6与轻质杠杆5连接;轻质杠杆5与弹簧Ⅰ8连接;楔形卡头4与弹簧Ⅱ2和手柄3连接;轻质杠杆5与联动杆12通过转轴Ⅱ10连接;联动杆12通过转轴Ⅰ15与笔尖保护头13连接,所述联动杆通过转轴Ⅰ可上拉或下压笔尖保护头,完成对笔尖保护头的控制。
在装置箱内,重球可以在重球滑管内滑动,正常状态下,重球下压轻质杠杆,弹簧拉力不足以将轻质杠杆提起,当笔不慎摔落时,即失重状态下重球不再有压轻质杠杆的作用力,此时弹簧Ⅰ有回拉趋势,通过支点作用将轻质杠杆拉起,起到保护笔尖的效果。
当轻质杠杆的上端下压楔形卡头时,楔形卡头后退迫使弹簧Ⅱ压缩变短,轻质杠杆上端压至楔形卡头以下,弹簧Ⅱ恢复,楔形卡头复位,将轻质杠杆固定,此时通过联动装置的控制,笔尖保护头提起。
拉动手柄时,弹簧Ⅱ压缩,楔形卡头后退,释放轻质杠杆,重球回复原位,轻质杠杆回复原位,笔尖保护头回复原位。
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01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