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间距斜板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8720.0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6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金立生;裘永丰;冯玮;吴茂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剑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王坚强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距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小间距斜板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工序是自来水或污水处理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过程。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减少池容,通常在沉淀池中装设斜管或者斜板。
其中斜管沉淀,其进水方向只能由下向上,在污泥水向上流动过程中,污泥逐渐因自重在斜管中滑落收集,但是其整体流速较慢,效率不高。
斜板沉淀利用斜板等间距布置,其双侧及下方均可进水,利用浅层沉淀的原理,使污泥沉降并收集,但其整体流速较快,沉淀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间距斜板沉淀池,解决现有沉淀池沉淀效率不高或者沉淀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小间距斜板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所述沉淀池本体内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若干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斜板,所述每个斜板的其中一侧上设有若干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斜管。
所述斜板与斜管均有聚丙烯制成。
所述斜管由弯折的管片与斜板烫接而成。
所述斜管呈梯形形状。
所述每个斜板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斜管宽度一致。
所述斜板通过尼龙绳捆绑方式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在斜板的其中一侧上设有若干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斜管,使其同时具备了沉淀、整流、浓缩的效果,而且会提高沉淀效果,并且流速适中,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斜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沉淀池本体,2-固定支架,3-斜板,4-斜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小间距斜板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1,所述沉淀池本体1内设有固定支架2,所述固定支架2上设置若干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斜板3,所述每个斜板3的其中一侧上设有若干相互平行、间隔设置的斜管4,斜板3与斜管4相结合,使其同时具备了沉淀、整流、浓缩的效果,而且会提高沉淀效果,并且流速适中,提高效率。
其中斜板3与斜管4均有聚丙烯制成,聚丙烯具有抗腐蚀、抗锈、耐老化、表面光洁度好、价格便宜等优点。
另外,斜板3与斜管4也可以由不锈钢、ABS工程塑料等材料制成。
所述斜管4由弯折的管片与斜板3烫接形成整体,使安装斜板3与斜管4时更加方便。
所述斜管4呈梯形形状,所述每个斜板3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斜管4宽度一致,使各斜板3与斜管4之间贴合,使层流效果更好。
所示固定支架2由横向支架与纵向支架叠加形成,斜板3通过尼龙绳捆绑方式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使斜板2能更加稳定地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剑环保有限公司,未经金剑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87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流离心式除砂过滤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太阳能杀菌沉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