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流电池布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8037.7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2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张华民;马相坤;吴静波;权颖;王宏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1602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电 布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流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流电池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电能难以储存而又不可缺少,任何时刻它的生产都要满足用电需求,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既经济又可行的储能技术,来解决供求之间的矛盾,使得电能的生产与需求脱钩。另外电能存储在电能管理、电网辅助服务、电压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型不间断电源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若与大型火力发电联合,可降低电站峰值容量、降低发电成本以及减小污染。若与风力、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联合,可实现电能的连续平稳供给,满足用户需求。
目前,液流电池系统作为一种大规模储能技术,由于其可靠性、安全性、选址自由、容量功率独立设计等优点,备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现有液流电池制造商往往将电池系统整体在工厂内设计完成后,将重要部件集成完毕后送交到施工现场,但是由于液流电池系统存在核心部件及辅助设备数量多,施工程序繁琐,施工环境复杂多变等诸多问题,导致液流电池相比于其他储能电池施工周期长,资源消耗多。另外,由于液流电池产品结构的特殊性和标准的缺失性,在进行液流电池施工时,特别是电堆安装阶段往往因为没有标准化、模块化的结构和布局方式,导致不同人员、不同时段施工安装的电堆由于引入了较多的外在因素,安装后在结构及性能方面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影响了后期电池系统运行时的整体性能、寿命和安全性。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的液流电池布局结构,该布局结构可以有效简化液流电池系统现场安装的工作量,提高电堆的一致性程度,大幅度节省施工成本,提高电池系统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流电池布局结构,将液流电池电堆放置在柜体中加以固定,并防止电解液泄漏污染。
一种液流电池布局结构,所述布局结构包括:
柜体1;
设于柜体1内底部的漏液收集槽2;
本发明所述漏液收集槽可以是但不限于一种四周有围堰的托盘结构,可以使用但不限于PVC塑料等耐酸腐蚀材料加工。
所述漏液收集槽2设有用于排放漏液的排液管3;
所述柜体1设有排液孔4;
所述排液管3包括排入口和排出口;所述排入口连通所述漏液收集槽2,所述排出口连通所述排液孔4。
本实用新型在漏液收集槽2的侧壁靠近底板的位置开孔,从开孔装配管路作为排液管3,以便在适当时将漏液收集槽内收集的液体经排液管3排出。
本实用新型柜体侧板或底板相应位置根据排液管的位置及尺寸预留排液孔4,通过管路使二者连接,使液体可以经此管路排出柜外。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包括底板,所述漏液收集槽2放置于柜体底板表面、与柜体底板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漏液收集槽2包括收集槽底板5;所述布局结构还包括支架6;所述支架6与所述收集槽底板5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6包括但不限于由方(圆)钢管、角钢、槽钢、C型钢等型材及钣金件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组合成的整体框架结构,根据液流电池的电堆及管路系统和其它设备的放置和固定要求进行设计。
本实用新型布局结构用于固定或连接的各个零部件根据支架6、漏液收集槽2、柜体1等的形状、尺寸及固定方案加工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6与所述收集槽底板5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6与所述柜体底板采用第一配合单元7相连接;
所述第一配合单元7包括与所述支架6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9和设于柜体底板的固定件10;所述第一连接件9与固定件10相配合;
所述收集槽底板5设有开口、开口围堰8,所述开口、开口围堰8的位置和尺寸与所述固定件10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在漏液槽底板上开口,尺寸可略大于固定件10的尺寸以便配合加工误差,在开口周围设开口围堰8以防止液体从漏液槽泄漏至柜体。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包括顶板;所述支架6与所述柜体顶板采用可拆卸连接。
所述支架6的顶部与所述柜体顶板采用第二配合单元11相连接;
所述第二配合单元11包括与所述柜体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2和与支架6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13,第二连接件12与第二连接部13采用螺栓等可选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装配时,先将漏液收集槽放入柜体内定位,再将支架放入并与柜体内的固定用结构连接固定,然后装入液流电池电堆,并将管路和其它设备与支架相连接。以上可以使用但不限于螺栓连接、焊接等连接方式。如果电池系统出现液体泄漏则液体会直接进入漏液收集槽,经排液管排出柜体,防止污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80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