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汤分离的电煮锅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57807.6 | 申请日: | 2014-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3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凯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电煮锅 | ||
1.一种料汤分离的电煮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锅(1)和置于其内部的内锅(2),在所述外锅(1)的底部连接有锅底座(3);其中,所述内锅(2)的侧壁和底部与所述外锅(1)之间均留有空隙,且均为网状结构,所述内锅(2)的侧壁的上部固定有四个手握部(4),所述四个手握部(4)均匀对称设置;在所述外锅(1)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四个手握部(4)相配合的四个固定装置(5),用于固定所述四个手握部(4);在所述外锅(1)的下部设置有放汤管(6),在所述放汤管(6)上设置有放汤阀(7);所述锅底座(3)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装置和与其相连的控制单元,所述电加热装置固定在所述外锅(1)的底部;在所述锅底座(3)的外部设置有操作面板,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汤分离的电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部(4)由不锈钢丝弯折而成,所述固定装置(5)为不锈钢卡槽,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外锅(1)的内部的侧壁上,在所述不锈钢卡槽的上端设置有凹槽(8),其宽度大于所述不锈钢丝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汤分离的电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汤阀(7)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汤分离的电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包括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的启动/关闭按键(9)及其相应的指示灯(10)、时间显示屏(11)、温度显示屏(12)、时间设置按键(13)、温度设置按键(14)、自动控制阀门按键(15)及其相应的指示灯(16)、手动控制阀门按键(17)及其相应的指示灯(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汤分离的电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锅(1)还包括对称固定在所述外锅外部的两个把手(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汤分离的电煮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合在所述外锅(1)上的外锅盖(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汤分离的电煮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合在所述内锅(2)上的内锅盖(21),所述内锅盖(21)为网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料汤分离的电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锅(1)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内锅(2)由不锈钢丝交错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的网眼尺寸为1mm×1mm,网眼密度为1平方厘米100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汤分离的电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锅(1)高度为34-50cm,外锅(1)底部直径为18-65cm,外锅(1)顶部的直径为29-80cm,内锅(2)为直径16-55cm、 高度14-40cm的圆柱形结构,其底部距离外锅(1)的底部的距离为4-8cm,所述内锅(2)的侧壁顶端和底端距离外锅(1)的侧壁的距离分别为2-6cm和1-4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凯,未经刘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78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