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叶片流量增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7805.7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8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鸣晨;黄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鸣晨;黄玉良 |
主分类号: | F04D7/06 | 分类号: | F04D7/06;F04D13/06;F04D29/24;F04D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20008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 流量 增压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增压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流量增压泵,尤其涉及一种叶片流量增压泵。
背景技术
二甲醚简称DME,是一种无毒醚类化合物,它从煤、天然气等多种资源中制取。国内外研究表明,目前二甲醚是仅此于氢燃料的清洁燃料,有望成为主要石油代替产品。二甲醚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加压到3~6个大气压可以变为液体,物理性质类似于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十六烷值大于55,高于柴油,可作为理想的柴油替代品。二甲醚低毒、低腐蚀性,燃烧时有害气体排放量明显低于汽、柴油,能显著缓解城市汽车尾气污染。
二甲醚存储是液体状态的自身不能循环流动,所以不能直接连接柴油发动机。要使发动机正常工作,就必须加装一个增压泵保证向发动机高压泵提供有效的足够的二甲醚燃料,这样就可以使二甲醚能直接在柴油发动机上使用了。然而由于二甲醚液体密度为kg/m320℃-668,而且粘度低,对橡胶有腐蚀性,这样一来磨损和密封也是一个大问题,因此一般的增压泵是无法满足既要足够的流量又要增压和良好的密封性与寿命长的要求。从而导致了新能源二甲醚在柴油发动机上的应用停滞不前,就是因为没有一种小巧玲珑的增压泵。现在市面上还没有一种能真正用于柴油发动机的增压泵产品。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流量增压泵,以便克服现有增压泵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叶片流量增压泵,可提高泵体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叶片流量增压泵,所述增压泵包括:泵体外壳、电机、泵体、进液口、出液口、磁力旋转体、磁力被旋转体、隔离罩、聚四氟乙烯垫圈、密封圈螺母;
所述泵体包括叶片,配液盘,定子,转子,下陶瓷盖板、上陶瓷盖板,和陶瓷轴承;
泵体外壳内分为三个仓室,包括压力仓、进液仓、通风仓;压力仓设有出液口,进液仓设有进液口,通风仓设于压力仓、进液仓之间;
所述磁力旋转体、磁力被旋转体配合设置;电机为增压泵提供动力,通过连接磁力旋转体,从而带动磁力被旋转体再带动转子动作,转子上有叶槽,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液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五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液后再由大到小排液,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五次吸液与排液;
配液盘上有吸液槽,定子上有排液口,定子内表面镶嵌陶瓷圈,定子上下分别设有上陶瓷盖板和下陶瓷盖板;
配液盘与外壳的压力仓出液口通过聚四氟乙烯垫圈、及密封圈螺母硬密封;
配液盘与转子通过陶瓷轴承固定,再连接到磁力被旋转体;进液仓进液口利用磁力联轴器的隔离罩通过聚四氟乙烯垫圈进行硬密封。
一种叶片流量增压泵,所述增压泵包括:泵体外壳、驱动机构、泵体、进液口、出液口、磁力旋转体、磁力被旋转体、叶片、转子;
所述泵体外壳设有进液口、出液口,泵体设置于泵体外壳内;所述泵体内设有转子、叶片,转子上设有叶片;
所述驱动机构的转轴连接磁力旋转体,磁力旋转体与磁力被旋转体配合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带动磁力被旋转体继而带动转子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增压泵还包括定子、配液盘、下陶瓷盖板、上陶瓷盖板;
配液盘上有吸液槽,定子上有排液口,定子内表面镶嵌陶瓷圈,定子上下分别设有上陶瓷盖板和下陶瓷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增压泵还包括聚四氟乙烯垫圈、密封圈螺母,配液盘与泵体外壳的出液口通过聚四氟乙烯垫圈、及密封圈螺母硬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增压泵还包括陶瓷轴承;配液盘与转子通过陶瓷轴承固定,再连接到磁力被旋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增压泵还包括隔离罩;进液口利用隔离罩通过聚四氟乙烯垫圈进行硬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泵体外壳内分为三个仓室,包括压力仓、进液仓、通风仓;压力仓设有出液口,进液仓设有进液口,通风仓设于压力仓、进液仓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增压泵设有五个叶片,所述转子上有用来设置叶片的叶槽;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液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五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液后再由大到小排液,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五次吸液与排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鸣晨;黄玉良;,未经周鸣晨;黄玉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7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