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热电分离结构的圆片级LED的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6860.4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7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黎;赖志明;陈栋;陈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H01L33/64;H01L33/50;H01L33/5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4429 江苏省无锡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热电 分离 结构 圆片级 led 封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热电分离结构的圆片级LED的封装结构,属于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功率LED在照明、汽车电子、显示等领域有诸多应用,但大功率LED产品在实际应用中最为关注的是产品寿命与发光效率,即单位功率的流明数。影响LED产品寿命与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除芯片本身外,主要在于封装结构的设计,尤其是LED芯片发光面产生的热(约占输入功率的25%)如何通过封装结构传出封装体外,成为大功率LED封装性能表现优劣的关键。如图1所示,传统的大功率LED芯片采用正装结构,LED 芯片4置于光学透镜1内,封装是通过引线键合的方式(电极引线2)将外加电流(或电压)加载给LEDLED芯片2,这种封装结构的不足在于LEDLED芯片2发光面在蓝宝石基体上,如图2所示,其散热通道中蓝宝石、蓝宝石与陶瓷基板(或预包封引线框架基板)(基板3)之间的界面材料均会成为其散热通路的主要障碍,其热阻值偏高,在8-15℃/W(差异源于基板导热系数的不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LED芯片的封装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升LED芯片到封装体外的散热性能的带有热电分离结构的圆片级LED的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热电分离结构的圆片级LED的封装结构,其包括硅基本体、带有若干个芯片电极的LED芯片和填充物Ⅱ,所述硅基本体的上表面设有下凹的型腔,所述型腔的底部表面设有绝缘层Ⅰ,所述LED芯片倒装于型腔的底部,所述填充物Ⅱ填充型腔,
所述绝缘层Ⅰ的表面设有选择性不连续排布的上层再布线金属层Ⅰ和上层再布线金属层Ⅱ,所述上层再布线金属层Ⅰ和上层再布线金属层Ⅱ的表面设置金属柱,所述LED芯片的芯片电极通过金属柱分别与上层再布线金属层Ⅰ和上层再布线金属层Ⅱ连接,所述上层再布线金属层Ⅰ与上层再布线金属层Ⅱ于相邻的所述芯片电极之间断开,
所述型腔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硅通孔,所述硅通孔设置于LED芯片的垂直区域之外,且其上端口不大于其下端口,
所述硅通孔的内壁和硅基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绝缘层Ⅱ,所述绝缘层Ⅱ于硅通孔的顶部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向上贯穿绝缘层Ⅰ,且露出上层再布线金属层Ⅰ和上层再布线金属层Ⅱ的下表面,所述绝缘层Ⅱ的表面设置不连续排布的下层再布线金属层Ⅰ、下层再布线金属层Ⅱ、下层再布线金属层Ⅲ,所述下层再布线金属层Ⅰ下层再布线金属层Ⅱ一端覆盖硅通孔,并通过开口分别与上层再布线金属层Ⅰ、上层再布线金属层Ⅱ对应连接,其另一端形成输入/输出端,
所述下层再布线金属层Ⅲ位于LED芯片的正下方,且与下层再布线金属层Ⅰ、下层再布线金属层Ⅱ隔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柱的个数不止两个。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填充物Ⅰ,所述填充物Ⅰ填充芯片与上层再布线金属层Ⅰ、上层再布线金属层Ⅱ之间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层再布线金属层Ⅰ、下层再布线金属层Ⅱ除输入/输出端外的剩余表面覆盖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填充物Ⅱ的上表面呈凸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LED芯片的发光面涂覆荧光物质或于填充物Ⅱ内混合荧光物质。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填充物Ⅱ的上表面涂覆荧光物质。
本实用新型所述荧光物质的表面设置透镜。
本实用新型所述硅基本体的型腔的上沿整体设有台阶,所述台阶有若干级,所述荧光物质填充台阶所在的水平区域,所述荧光物质的表面设置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有利于LED芯片散热的倒装封装基板和热电分离结构,提升了LED芯片到封装体外引脚的散热性能,显著降低了封装结构的热阻。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正装LED芯片的封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传统LED芯片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热电分离结构的圆片级LED的封装结构的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LED芯片与硅通孔位置关系的正面的示意图(图3为图4的A-A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3的热电分离电极组件与硅通孔位置关系的背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热电分离结构的圆片级LED的封装结构的实施例的变形一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热电分离结构的圆片级LED的封装结构的实施例的变形二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未经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68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散热性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光伏组件层叠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