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倾角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5831.6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9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珂;龚华平;杨效;黄杰;金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分类号: | G01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倾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倾角计,尤其涉及一种光纤倾角计。
背景技术
光纤倾角传感器被广泛的应用在结构健康监测,特殊环境下的角度测量,土质测量等领域。倾角计在地表和边坡倾角监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地表和边坡发生倾角,将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能够起到预警的作用。在机械结构健康监测上,倾角计也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在大型机械结构中,机器设备磨损使零件发生倾角,导致机械故障,倾角计能够监测仪器的健康情况。目前,对比与其它原理的倾角计,光纤倾角计具有闭合的光路,可应用于强电磁场等特殊环境,精度高等优点。
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有许多方法用来制作光纤倾角计,例如利用光纤光栅与悬臂梁结构的倾角计;利用长周期光纤光栅装置到倾角仪上,把倾角转化为应变进行测量;利用在光纤拉锥处刻相移光纤光栅;但这些传感器都有相应的缺点。光纤光栅,长周期光纤光栅和其他结构相结合的倾角计,其原理都是把倾角的测量转换为应变的测量,其灵敏度低,且要与悬臂梁等结构相结合,结构复杂,体积大。在光纤拉锥上刻写相移光纤光栅,其传感器的制作复杂,制作成本高。因此些传感器在实际运用中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倾角计,该光纤倾角计具有结构紧凑,制作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纤倾角计,包括宽带光源、第一单模光纤、保偏光纤、第二单模光纤和光谱仪,宽带光源的输出端与第一单模光纤的左端连接,第一单模光纤的右端与保偏光纤的左端连接,保偏光纤的右端与第二单模光纤的左端连接,第二单模光纤的右端与光谱仪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单模光纤的右端与保偏光纤的左端为光纤拉锥结构,所述的保偏光纤的右端与第二单模光纤的左端为花生型结构。
所述的保偏光纤长度为20-40mm。
所述的光纤拉锥结构,直径为30-60μm,长度为1-2mm。
所述的花生型结构,直径为200-300μm,长度为400-600μm。
所述的宽带光源波长范围为1500-1600nm。
所述的光谱仪检测输出的透射光谱,其分辨率为10-20pm。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光纤拉锥结构的柔韧性直接测量倾角,可实现对倾角的高精度测量;
2.利用光纤拉锥和花生型结构,制造方便,结构紧凑,成本低廉;
3.采用光谱仪检测峰值波长移动,使得测量方法简单方便,提高传感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验测量装置图;
图2是利用本发明进行测量的结果图。
图中,1为宽带光源;2为第一单模光纤;3为光纤拉锥结构;4为保偏光纤;5为花生型结构;6为第二单模光纤;7为光谱仪。
具体实施方法
图1中,一种光纤倾角计,包括宽带光源1、第一单模光纤2、光纤拉锥结构3、保偏光纤4、花生型结构5、第二单模光纤6和光谱仪7。宽带光源1的输出端与第一单模光纤2的左端连接,第一单模光纤2的右端与保偏光纤4的左端通过光纤拉锥结构连接,保偏光纤4的右端与第二单模光纤6的左端通过花生型结构5连接,第二单模光纤6的右端与光谱仪7连接。
其工作方式为:宽带光源1发出的宽带光输入第一单模光纤2中以基模的形式传播,绝大部分光能量束缚在纤芯内。光波经过第一单模光纤2传输到光纤拉锥结构3,由于光纤拉锥结构使模场直径不匹配,一部分光注入保偏光纤4的包层,从而激发高阶包层模在包层中传输;另一部分光耦合进入保偏光纤4的纤芯,以基模的形式在纤芯内传播。两部分光经中间的保偏光纤4传输,在花生型结构5中重新耦合在一起而产生干涉,干涉光经第二单模光纤6输入光谱仪7,显示出透射光谱的干涉图样。当光纤倾角发生变化时,产生干涉的两部分光的相位差发生变化,导致透射光谱移动,该装置正是通过监测透射光谱中峰值波长的漂移量来测量倾角大小。
图2是利用本发明进行测量的结果图。当光纤拉锥结构的倾角从0°增加到6.7°,干涉光谱的波峰移动了19.8nm,灵敏度系数为2.9nm/度,相对应的角度分辨率为6.9×10-3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58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