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体导电球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5676.8 | 申请日: | 2014-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0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邵元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海诚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导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具,特别涉及一种人体导电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便于形象教学,需要各种各样的教具来演示各种科学现象。教具是以传播科技、教育人为目的的实物,是完全的科技传媒,是青少年科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器材。科技活动中用的教具有实物教具和复制品教具。教具还可以分成演示用和实习操作用两种。
目前演示人体导电现象的教具大多理论性较强,但是缺乏直观性,不属于直观教具。直观教具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了条件。直观能促使学生的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减少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帮助其形成明确的概念,发展其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现实中特别缺乏能够直观演示人体导电现象的演示装置,使得当前学生特别是针对目前还正在发育阶段的小学和幼儿园学生不能具体、形象、直观的通过演示装置来理解人体导电现象。
现有市场上公开了专利号为201010137395.1的发明专利一种人体导电演示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底座,该底座内部设有电源和开关,所述电源和开关通过导线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一个金属接触端、一个指示灯、一个设置成汽车赛道状的金属丝和一个头部设有金属圆环的金属手柄,所述金属圆环套置在所述金属丝上并可以顺着金属丝移动而不接触金属丝;所述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金属丝,所述开关通过导线依次串联所述指示灯和金属接触端。需要使用者拿着金属圆环与金属丝碰触,从而使人体导电,其实施过程对于儿童来说较为复杂,不易理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为直观的表现人体导电现象的人体导电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体导电球,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电源以及开关,所述电源和开关之间连接有导线,所述底座上设有主金属接触端、副金属接触端、若干个指示灯,所述电源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主金属接触端,所述开关通过导线依次串联所述指示灯和所述的副金属接触端,所述电源串联有放大电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上设有主金属接触端和副金属接触端,使用时只需将使用者双手分别放置于主金属接触端和副金属接触端上,即可接通线路开启指示灯,使用时可一个人双手分别放置于主金属接触端和副金属接触端上,也可由几个人手拉手连成一圈,用第一个人的一只手和最后一个人的一只手分别放置于主金属接触端和副金属接触端上,由于人体阻力过大,常常造成电流流过人体时就会消耗尽,使指示灯不能正常开启,设有放大电路后电流大大增强,使其流过人体后指示灯依然开启,其大大增加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其更为直观的表现了人体导电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金属接触端和副金属接触端8一端均为球状,该主金属接触端和副金属接触端另一端均固定于底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金属接触端和副金属接触端固定于底座上,可防止主金属接触端和副金属接触端晃动,金属接触端一端是为球状,球状较为光滑,使用过程儿童不会因用力过猛而使儿童手部受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圆筒,所述圆筒上设有花瓣形固定板,所述指示灯固定于固定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增加仪器的美观程度,可将固定板做成其他形状,使其更加吸引儿童眼球,此处圆筒上也可为其他形状,让心形,各种卡通形状,更加吸引孩子的眼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图;
图2为图1放大电路图。
图中:1、底座;2、电源;3、开关;4、主金属接触端;5、圆筒;6、固定板;7、指示灯;8、副金属接触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人体导电球,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电源2以及开关3,所述电源2和开关3之间连接有导线,所述底座1上设有主金属接触端4、副金属接触端8、若干个指示灯7,所述电源2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主金属接触端4,所述开关3通过导线依次串联所述指示灯7和所述的副金属接触端8,所述电源2串联有放大电路,所述主金属接触端4和副金属接触端8一端均为球状,该主金属接触端4和副金属接触端8另一端均固定于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有圆筒5,所述圆筒5上设有花瓣形固定板,所述指示灯7固定于固定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海诚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海诚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56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加工业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猪舍用代谢废料再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