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含油污染物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2825.5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7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操辉;马文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操辉;马文娥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刘戈 |
地址: | 13201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油 污染物 分离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含油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油污染物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需求不断提高,石油开采产生的含油污染物也急速增加。并且,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提升,近几年对工业排放物的环保标准也日趋严格,使传统的含油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石油部门生产需要。传统的处理技术多以离心分离和振动筛分技术为主,通过这些处理技术处理后的排放物中仍然含有一定量的油份,在形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达不到环保标准;此外,也有采用热源对污染物加热使得含油成分挥发、再冷凝收集的处理方式,但是这种加热方式多以外部加热为主,容易造成温度分布不均,造成处理中或处理后的物料在处理设备中堵塞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含油污染物分离设备,通过粘性物料处理装置与干物料处理装置的两阶段处理方式,以及粘性物料处理装置中内筒与无轴螺旋送料单元的轴心相互偏离的配置方式,进而让含油污染物被处理为含油份较低的物料,并且解决了处理中或处理后的物料容易在设备中堵塞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含油污染物分离设备,包括粘性物料处理装置、干物料处理装置以及多个传动装置。粘性物料处理装置包括外筒、内筒、无轴螺旋送料单元以及破碎螺旋单元。外筒上设置有进料口与排料口,并且在外筒内相邻于排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容置槽。内筒包括本体与二轴杆,二轴杆同轴设置于本体的相对二端,本体设置于外筒内,二轴杆分别露出于外筒的相对二侧面,并且可带动本体相对外筒转动。无轴螺旋送料单元包括螺旋本体与二螺旋端头,螺旋本体套设于内筒上,并且可以在内筒上相对外筒转动,二螺旋端头分别设置于螺旋本体的相对二端面,且螺旋端头上设置有中空管,此中空管对应套设于内筒的轴杆上。破碎螺旋单元设置于外筒的容置槽内,且破碎螺旋单元的一侧边嵌入于螺旋本体内,破碎螺旋可以在容置槽内相对螺旋本体转动,且破碎螺旋单元的转动方向与螺旋本体的转动方向相反。干物料处理装置包括套筒与螺旋送料单元,套筒上设置有物料入口与物料出口,物料入口连接于粘性物料处理装置的外筒的排料口,螺旋送料单元设置于套筒内,并且可以在套筒内转动。多个传动装置分别连接于粘性物料处理装置与干物料处理装置,分别用以带动内筒与无轴螺旋送料单元相对外筒同向转动以及带动螺旋送料单元相对套筒转动。其中,无轴螺旋送料单元的转速高于内筒的转速,且无轴螺旋送料单元的轴心与内筒的轴心相互偏离,而常态的使螺旋本体于径向方向上的相对二侧边分别与内筒表面相互接触或相互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含油污染物分离设备通过粘性物料处理装置与干物料处理装置的两阶段处理方式,让含油物料先通过粘性物料处理装置的无轴螺旋送料单元输送物料,并通过破碎螺旋单元将体积较大的物料(例如因加热结块的物料)进行破碎,让含油物料在第一阶段的处理程序中形成干性物料。接着,再通过干物料处理装置对物料进行后续的处理程序,从而使含油污染物被处理后所形成的物料中的油份降低,从而解决了一般含油污染物在处理后油份仍然过高的问题。此外,由于在粘性物料处理装置中采用内筒与无轴螺旋送料单元的轴心相互偏离的配置方式与不同速的运作方式,让输送过程中容易因受热而在内筒表面累积、结垢的物料被螺旋本体刮除,使处理后的物料不发生堵塞,从而解决了物料容易在设备中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含油污染物分离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含油污染物分离设备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粘性物料处理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粘性物料处理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粘性物料处理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粘性物料处理装置的外筒的透视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粘性物料处理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粘性物料处理装置的外筒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粘性物料处理装置的传热导筒的侧视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干物料处理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操辉;马文娥,未经操辉;马文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28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酶联免疫法实验用新型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籽棉回潮率自动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