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口销自动压装传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2757.2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8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帕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4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销 自动 传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零部件传送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开口销自动压装传送机构,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需要装配销子(尤其是开口销)类的工件进行装配时,销子大多采用人工放料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漏安装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也有生产厂家采用机械手来完成销子的取料装配,但所采用的机械设备结构复杂、造价高,生产投资大,且易受空间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适用于柔性化的生产加工,很难得到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口销自动压装传送机构,该机构很好的解决了人工放料效率低易漏装的情况,且结构简单易实现,投入较小且占地空间不受限制,适用在中小型企业中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口销自动压装传送机构,包括一能够将开口销依次按序排列的振动盘,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处连接有一恰容单个开口销按序依次通过的输送管道,该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一压装机构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口处分别活动设有一限位块和一取料块,所述取料块能够控制限位块启闭进料口,且该取料块带动开口销至开设于压装机构上的压装口处。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压装机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侧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构成内腔,所述进料口和压装口间隔开设于上盖板上,所述下盖板上对应压装口的位置处定位装设有一与开口销配套并容开口销通过的导向套。
所述取料块能够控制限位块启闭进料口的结构是:所述侧板上固设有一伸缩式弹性部件,限位块定位装设于该弹性部件上,所述取料块能够在内腔往复运动并在往复运动中压缩释放所述弹性部件。
所述弹性部件呈释放状态时的长度不小于侧板至进料口的长度。
所述上盖板朝向内腔的一侧上设有供限位块往复滑动的滑轨,所述下盖板上朝向内腔的一侧上设有供取料块往复滑动的滑轨。
取料块带动开口销至压装口处的结构是:所述取料块上沿轴向方向开设有一恰能容置单个开口销的取料孔,该取料孔轴向的长度大于开口销轴向长度,且所述取料块上沿内腔长度方向固设有一带动该取料块往复运动的移动轴。
所述取料孔下方的内壁上固设有一伸缩式弹性顶柱,该弹性顶柱离取料孔顶部的距离大于开口销轴向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机构主要由振动盘、输送管道和压装机构组成,其中压装机构采用限位块和取料块相互配合进行限位和取料,提高了开口销装配的自动化程度,不仅传送便捷,压装质量稳定,在很好的解决人工放料效率低易漏装的前提下,将效率提高了近50%以上,且该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适于在中小型企业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取料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取料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振动盘;2-输送管道;
3-压装机构;31-进料口;
32-限位块; 33-取料块;
331-取料孔;332-移动轴;
333-弹性顶柱;34-压装口;
35-上盖板; 36-下盖板;
37-侧板; 38-内腔;
39-弹性部件; 4-导向套;
5-开口销;6-压装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开口销自动压装传送机构,包括一能够将开口销依次按序排列的振动盘1,所述振动盘1的出料口处连接有一恰容单个开口销按序依次通过的输送管道2,该输送管道的另一端与一压装机构3的进料口31连通,所述进料口31处分别活动设有一限位块32和一取料块33,所述取料块33能够控制限位块32启闭进料口31,且该取料块带动开口销至开设于压装机构3上的压装口34处。
所述压装机构3包括上盖板35、下盖板36和侧板37,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构成内腔38,所述进料口31和压装口34间隔开设于上盖板上,所述下盖板36上对应压装口的位置处定位装设有一与开口销配套并容开口销通过的导向套4。
所述取料块能够控制限位块启闭进料口的结构是:所述侧板37上固设有一伸缩式弹性部件39,限位块32定位装设于该弹性部件上,所述取料块33能够在内腔38往复运动并在往复运动中压缩释放所述弹性部件。
所述弹性部件呈释放状态时的长度不小于侧板至进料口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帕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帕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27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载的承载平台及拍摄装置、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小型游艇方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