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应急手动开启的防盗电控闭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2554.3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4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建明 |
主分类号: | E05B63/14 | 分类号: | E05B63/14;E05B47/06;E05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手动 开启 防盗 闭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锁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能应急手动开启的防盗电控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市场上电子锁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单一或多个电控机构开闭锁的电子锁,第二类是电控机构开闭锁与机械锁芯开闭锁相互并联关系的电子锁,第三类是电控机构闭锁与机械锁芯开闭锁复合关系的电子锁。
第一与第二类电子锁常见的锁具有:指纹锁、密码锁、刷卡锁、遥控锁和电控锁等;第三类电子锁常见的锁具有:机电双控防盗锁。第一类电子锁虽然比机械锁的防盗性能更优,消除了防盗三大隐患,且更具有使用的管理和便捷的特性;但其使用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都不如机械锁,一旦电子部分出现故障或掉电则会给用户造成很大麻烦。第二类电子锁与第一类电子锁相比,虽然消除了电控机构出现故障的顾虑,但在防盗性能方面与机械锁一样未提升。第三类电子锁因采用的是机电复合形式的开闭锁方式,正常情况下的开闭锁都是通过机械锁芯,其电控闭锁机构是常处于开锁状态,是不动作的,只有遇到非法开启机械锁芯时其电控机构才会反应,有闭锁动作。所以第三类电子锁的使用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明显优于其它各类电子锁,且防盗性能与第一类电子锁一样,优于机械锁。
综合比较上述三类电子锁,既防盗性能优于机械锁又有较好的使用稳定性及可靠性的,当属第三类电子锁。
但在实际应用中第三类电子锁也出现了因多种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电控机构故障开不了锁等诸多问题,比如专利号2012200927451的机电双控防盗锁和专利号2009202205405的防盗锁齿轮齿条弹簧复位机构,由于其机构对钥匙芯片密码的识读是采用接触式,其具体故障反应为钥匙芯片的接触片沾污、沾油或芯片损坏,包括钥匙开锁动作速度快于芯片识别速度及其长期使用钥匙面与识别面间隙过大而导致无法正常识别及正常开锁,同时导致开锁时电控机构闭锁卡死,且电控机构闭锁卡死后更容易出现电机部件故障或动力转输部件故障或电路控制故障,使用户在室内室外均无法正常打开门锁,如果此状况发生在火警或急救病人等众多应急情况下其后果非常严重。故正对上述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可应急手动开启的防盗电控闭锁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功能完整的,机电复合结构电子锁的,能应急手动开启的防盗电控闭锁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的方式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能应急手动开启的防盗电控闭锁机构由凸轮转轴、Z形滑块、框形滑块、移动弹簧、传动轴、销杆、底盘、齿轮组、电机、移动定位片、主锁舌拖身组成;凸轮转轴设有凸形拨叉和腰形端面和方孔,腰形端面上装有斜舌拨片,方孔内可穿方杆与锁具的室内执手相连,不与室外执手连接(或虽与室外执手连接但室外执手的转动由机械密码拨盘控制);斜舌拨片的拨头卡在定位挡板与拨片挡板之间;定位挡板上卡入斜舌长杆,斜舌长杆上套有斜舌复位弹簧;Z形滑块与框型滑块通过连杆相连,两个滑块一齐左右移动,框形滑块的两端有圆孔,其穿有传动轴,圆孔与传动轴是间隙配合,在传动轴上套有移动弹簧和垂直穿有销杆,移动弹簧的节距大于其弹簧丝直径与销杆直径之和,框形滑块安装在底盘的凹槽内,销杆位于凹槽中间位置,移动弹簧的长度等于底盘凹槽长度的一半,底盘凹槽的长度大于框形滑块外框长度并小于2倍的框形滑块外框长度,传动轴与齿轮组相连,齿轮组又与电机轴相连;Z形滑块的下方是弹簧挡板和移动定位片,移动定位片上设有顶杆和卡钉,顶杆上套有顶杆复位弹簧,卡钉卡在主锁舌拖身上的凹槽内;弹簧挡板上设有方孔,可以穿过顶杆;在Z形滑块的上方是受力挡板和凸轮转轴。
所述凸轮转轴与凸形拨叉是一体的或固定在一起的,凸轮转轴的一端装有斜舌拨片,凸轮转轴与凸形拨叉和斜舌拨片能一齐旋转,斜舌拨片的拨头受斜舌复位弹簧的弹力被顶在定位挡板上,带动凸形拨叉旋转至一位置,这一位置是:当Z形滑块由电机传动向前(右)移动后,Z形滑块的中间部位的竖直面刚好与凸形拨叉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建明,未经邹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25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