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制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2028.7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1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江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向梅 |
主分类号: | B01J2/00 | 分类号: | B01J2/00;B01J2/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制粒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用湿法制粒的过程中,由于粘合剂喷洒不均容易导致制粒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底部的粉体物料粘接不易粉碎,甚至出现堵塞出料口的情况。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粒均匀,不易堵塞的混合制粒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合制粒装置,包括进料口、液体料筒、喷头组、筒体、混合桨机构、驱动轴、驱动电机、切割机构和出料口,进料口固定在筒体顶部一侧,并与筒体内部连通,液体料筒固定在筒体顶部另一侧,并与喷头组连通,驱动轴的一端通过同步轮与驱动电机驱动连接,驱动轴的另一端伸入筒体内部,并与混合桨机构固定连接,驱动轴与筒体底部接合处设有密封圈,切割机构固定在筒体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出料口固定在筒体底部一侧,并通过控料阀与筒体内部连通。
所述混合桨机构包括主混合桨和副混合桨,主混合桨固定在驱动轴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副混合桨固定在驱动轴靠近筒体底部的位置处。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刀片和切割电机,切割电机固定在筒体靠近底部的外侧,切割电机的轴伸入筒体内部,切割刀片为多片,且均匀分布在该轴上。
所述筒体内的顶部还设有照明灯,筒体一侧为透明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喷头组合副混合桨的设计使其制粒均匀,不易堵塞,与传统的混合制粒机相比,工作效率更高,制粒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料口,2、液体料筒,3、喷头组,4、照明灯,5、筒体,6、主混合桨,7、副混合桨,8、出料口,9、驱动电机,10、驱动轴,11、切割刀片,12、切割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混合制粒装置,包括进料口1、液体料筒2、喷头组3、筒体5、混合桨机构、驱动轴10、驱动电机9、切割机构和出料口8,进料口1固定在筒体5顶部一侧,并与筒体5内部连通,液体料筒2固定在筒体5顶部另一侧,并与喷头组3连通,驱动轴10的一端通过同步轮与驱动电机9驱动连接,驱动轴10的另一端伸入筒体5内部,并与混合桨机构固定连接,混合桨机构包括主混合桨6和副混合桨7,主混合桨6固定在驱动轴10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副混合桨7固定在驱动轴10靠近筒体5底部的位置处,驱动轴10与筒体5底部接合处设有密封圈,切割机构包括切割刀片11和切割电机12,切割电机12固定在筒体5靠近底部的外侧,切割电机12的轴伸入筒体5内部,切割刀11片为多片,且均匀分布在该轴上,出料口8固定在筒体5底部一侧,并通过控料阀与筒体5内部连通,筒体5内的顶部还设有照明灯4,筒体5一侧为透明材质。
该装置工作时,粉体物料从进料口1进入筒体5内,粘合剂从液体料筒2再经喷头组3均匀喷洒至筒体内,混合桨机构将粉体物料和粘合剂充分混合成湿润软材,切割机构再将其切割为均匀的湿颗粒,并从出料口8中排出;照明灯4和筒体5一侧透明材质的设计便于观察筒体5内无聊的混合情况,便于后续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向梅,未经江向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20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有轴向胶粘带和密封片的管材
- 下一篇:大膨胀量金属膨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