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杞麓鲤人工驯养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2006.0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2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四春;夏黎亮;杨崇保;杨崇顺;张友存;王正兴;黄桂香;官鹏;李志明;王罗苍;梁用本;王宝云;张忠祥;刘蓉;王春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川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玉溪市水产工作站;玉溪市古生态抗浪鱼科研保护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时建峰;高雪琴 |
地址: | 6526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杞麓鲤 人工 驯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杞麓鲤人工驯养池。
背景技术
杞麓鲤(Cy prinuscarpiochiliaWu et al),在抚仙湖沿岸俗称瘦头鲤鱼,隶属鲤科(Cyprinidae),鲤亚科(Cy prininae),鲤属(CyprinusLinnaeus),鲤亚属((CyprinusLinnaeus),除抚仙湖外,云南各湖泊均有分布,各湖泊的杞麓鲤在外部形态特征和比例性状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内部骨骼形态特征基本一致,所以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亚种[1]。在抚仙湖中,杞麓鲤主要生活于湖泊的沿岸浅水区和敞水区的中下层,多见于水草丛中或其附近[2]。
历史上种群数量较大,曾经是抚仙湖的常见鱼类。此鱼个体较大,属中型鱼类,最大个体体长可达600mm以上,体重7.8公斤;肉质好,是沿湖群众比较喜食的土著鱼类之一,因此是理想的湖泊增殖及水库、池坝塘养殖对象。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抚仙湖中已经难见其踪影,星云湖、杞麓湖更是多年见不到该鱼。为保护抚仙湖的土著杞麓鲤不至灭绝,江川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玉溪市水产工作站与玉溪市古生态抗浪鱼科研保护中心合作,积极开展杞麓鲤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
为了保护抚仙湖生物的多样性,恢复土著鱼类的种群数量,维护水域生态平衡,申请人经过十余年的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人工驯养繁殖杞麓鲤的技术,很好地保护和利用土著鱼类资源,发展高原特色渔业,实现了地方渔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为社会创造很大的经济价值。
野生的杞麓鲤,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刚采集到的杞麓鲤放养到池塘新环境,受到惊吓到处乱窜,较难适应,放养几天后死亡率较高;另外,亲鱼进行人工催产时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果环境不当也会造成亲鱼不产卵,甚至死亡;上述各种因素都会增加人工繁殖的成本,降低人工繁殖的成功率。
因此,对于人工驯养野生的杞麓鲤技术来说,很有必要设计一个安静、舒适的驯养池,来提高人工驯养的成功率,降低人工繁殖的成本,这在现有技术中至今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杞麓鲤人工驯养池,根据杞麓鲤的生活习性,提供一个周围相对安静、水质好,水温适宜的生活和繁殖环境、从而能降低亲鱼的死亡率,提高人工繁殖的成功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驯养池由亲鱼池和产卵池组成,亲鱼池和产卵池的池壁由隔音板材和砖砌成,表面用水泥抹光,亲鱼池和产卵池通过中间的池壁隔开,亲鱼池和产卵池的底侧铺设有30~40cm的泥土层;亲鱼池的一侧池壁上方固定设置伸向亲鱼池中央的遮阳板,另一侧的池壁上设置有搭食台,搭食台的下方设置有声音播放器,水面上方移植有1-2平方米的根须较大的漂浮植物;所述的产卵池一侧池壁上方设置有遮阳板,遮阳板下方设置有增氧机和鼓浪机,产卵池中设置有悬浮在水面的人工鱼巢,产卵池中的鼓浪机与产卵池的进水管道相连;驯养池和产卵池的池底均设置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起始端连接抽水泵,进水管道内和排水管道内都设置阀门,驯养池上方设置有网状遮盖。
所述进水管道与驯养池连通处和排水管道与驯养池连通处都设置隔网。
所述的亲鱼池长×宽×高为6m×8m×1.2m。
所述的产卵池面积为6-7平方米,产卵池上方的遮阳板将产卵池完全覆盖。
所述的人工鱼巢由清洗干净的水葫芦、棕片制成。
所述的网状遮盖网眼的大小为1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杞麓鲤人工驯养池,根据杞麓鲤的生活习性,提供一个周围相对安静、水质好,水温适宜的生活和繁殖环境、从而能降低亲鱼的死亡率,提高人工繁殖的成功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亲鱼池、2-产卵池、3-池壁、4-泥土层、5-遮阳板、6-漂浮植物、7-搭食台、8-增氧机、9-鼓浪机、10-人工鱼巢、11-进水管道、12-排水管道、13-抽水泵、14-阀门、15-声音播放器、16-网状遮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过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川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玉溪市水产工作站;玉溪市古生态抗浪鱼科研保护中心,未经江川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玉溪市水产工作站;玉溪市古生态抗浪鱼科研保护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2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风铃
- 下一篇:一种LED显示屏及其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