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转速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51862.4 | 申请日: | 2014-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8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林毓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毓盛 |
| 主分类号: | G01P3/36 | 分类号: | G01P3/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转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机具机件转速的测量仪器,特别是指一种手持型式的转速计。
背景技术
依目前测量机具机件的技术可分为接触式与非接触式两种型态,接触式所使用的是一种称为接触式转速计的仪器,而非接触式所使用的则大致有光电式转速计及闪光同步测频仪两种仪器。前述的转速测量仪器的原理及使用场所皆有所不同,且皆只有单一之功能,让使用受到相当之限制,一般而言,为了不同目的的转速测量,必须采购不同的测量仪器来使用,甚为不经济,故,如何提供更便利之产品,实为一重要的诉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接触式及两种非接触式多功能的手持式转速计,使单一机体得用于多种不同目的的转速测量。
足以达成上述目的之本实用新型为一单机机体型态,机体一端内设有一接触式转速计,接触式转速计的接触轴露于机体外,得以利用接触轴的摩擦锥面进行接触式转速测量,配合波型整形器经由微处理器及一组驱动线路而将数值显示于机体的显示器上。
该机体另一端形成一开口,于开口内设有一光电式转速计及一闪频测速仪,让光电式转速计及闪频测速仪的投射光能经由开口照出,进行非接触式转速测量。光电式转速计由内设的光源驱动器经光源投射头以轴向及一定角度射出光源,再由光电侦侧器侦测反射光,配合波型整形器经由微处理器及一组驱动线路而将数值显示于机体的显示器上;闪频测速仪由内设的闪光同步测频仪在闪光同步测频仪驱动开关及频闪光同步测光源驱动器作用下进行闪光同步测频,配合一频率合成器经由微处理器及一组驱动线路而将数值显示于机体的显示器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配设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端端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功能的方块图。
附图标记
10机体 11开口 12显示器
13开关按键 14功能按键 15驱动线路
16微处理器 17频率合成器 20接触式转速计
21接触轴 22摩擦锥面 23接触轮或轴
24波型整形器 30光电式转速计 31光电侦测器
32波型整形器 33光电投射头 34 光源驱动器
40闪频测速仪 41闪光同步测频仪
42闪光同步测频光源驱动器 43闪光同步测频仪驱动开关
50电源供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式转速计主要包含一单机机体10,机体10一端内设有一接触式转速计20,该接触式转速计20的接触轴21露于机体10外,接触轴21的末端形成摩擦锥面22,得以利用摩擦锥面22进行接触式转速测量;机体10另一端形成一开口11,于开口11内设有一光电式转速计30及一闪频测速仪40,使光电式转速计30及闪频测速仪40的照射端外露,让光电转速计30及闪频测速仪40的投射光能经由开口11照出,进行非接触式转速测量;于机体10正面上设有显示器12,并设有开关按键13及必要之功能按键14来操控手持式转速计的功能变换。藉此多功能的手持式转速计,以便针对各种不同待测物品而可随时使用,乃能获致最佳转速测量之便利性,增近其实用价值者。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功能的方块图,一电源供应器50用于通过电池提供直流电供机体10内所有机件所需的电源,接触式转速计20利用接触轮或轴23进行接触式转速测量,配合内设的波型整形器24经由机体10内的微处理器16及一组驱动线路15而将数值显示于机体10的显示器12上;光电式转速计30由内设的光源驱动器32经光源投射头31以轴向及一定角度射出光源,再由光电侦侧器33侦测被测物上之反光贴片的反射光,配合波型整形器34经由微处理器16及驱动线路15而将数值显示于机体10的显示器12上;闪频转速计40由内设的闪光同步测频仪41在闪光同步测频仪驱动开关43及闪光同步测频光源驱动器42作用下,对被测物上设置的记号照射以进行闪光同步测频,配合一频率合成器17经由微处理器16及驱动线路15而将数值显示于机体10的显示器12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毓盛,未经林毓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18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