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砂光粉尘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49730.8 | 申请日: | 2014-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3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吴相林;刘进良;熊海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诚安蓝盾门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55/06 | 分类号: | B24B55/0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傅契克 |
| 地址: | 354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尘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砂光粉尘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木材在砂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砂光粉尘,其粒径细小,风吹扬散,极易造成大气污染;若不及时处理,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易引发职业病,严重影响职工身体健康,同时还会加速设备的摩损,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生产成本。
目前中小型企业砂光粉尘的处理一般采用旋风除尘装置,其处理量小效果不甚理想;若采用中央吸尘装置,虽然效果好但是处理成本高。因此,亟需一种高效且经济的砂光粉尘处理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处理效率高的砂光粉尘处理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砂光粉尘处理系统,其包括除尘室、沉淀池以及蓄水池;所述除尘室的侧壁安装有吸尘风扇,所述除尘室的顶部安装有数列水幕过滤装置;所述沉淀池前端与除尘室底部出水口连通,所述沉淀池后端与蓄水池连通,所述蓄水池与水幕过滤装置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幕装置上方固定安装有网架,所述网架上方或网架内铺设有数层空心过滤球,增加水汽和过滤球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砂光粉尘处理系统通过吸尘风扇将粉尘吸到除尘室中,利用水幕过滤装置喷淋出的水幕将大部分的粉尘冲入沉淀池,剩余的少量粉尘与水汽混合后由除尘室顶部排出;沉淀池中的污水经沉淀后补入蓄水池中用于水幕过滤装置用水的供给,形成水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粉尘处理量大,且更为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砂光粉尘处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砂光粉尘处理系统,其包括除尘室1、沉淀池2以及蓄水池3,所述除尘室的侧壁安装有吸尘风扇11,所述除尘室的顶部安装有数列水幕过滤装置12;所述水幕装置12上方固定安装有网架13,所述网架13上方及网架13内铺设有数层过滤球14;所述沉淀池前端21与除尘室底部的出水口15连通,所述蓄水池3与沉淀池后端22连通,所述蓄水池3与水幕过滤装置12依次通过水泵4、管道5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幕过滤装置以及过滤球结构均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数层过滤球14也可以仅铺设在网架13上方或网架13内,其过滤效果与较佳实施例相当。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吸尘风扇11将砂光粉尘吸入除尘室1中,利用水幕过滤装置12喷淋出的水幕将大部分的粉尘由除尘室底部的出水口冲入沉淀池2,剩余的少量粉尘与水汽混合后经过过滤球14的多层过滤最终排出除尘室1;沉淀池2中的污水经多级沉淀后补入蓄水池3中,并用于水幕过滤装置12的用水供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诚安蓝盾门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诚安蓝盾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97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