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进线装置的互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49000.8 | 申请日: | 2014-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1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钟湛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湛光 |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27/32;H01F27/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 地址: | 5284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进 线装 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互感器,尤其是一种改进进线装置的互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互感器,包括外壳的顶板、设置在顶板上的螺柱和进出线装置,螺柱与外壳的顶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螺柱穿过进出线装置的底座上有连接固定孔与螺母配合;所述进出线装置包括陶瓷绝缘套,电源进线、电源出线、电连接件、绝缘线座;所述陶瓷绝缘套由套体和底座构成,绝缘线座由导线杆和连接件座构成,导线杆与连接座一体成型制成,连接件座在导线杆的顶部沿一条直线对称设置;电源进线、电源出线预埋在导线杆内,电连接件预埋在连接件座内;陶瓷绝缘套设置在导线杆上,导线杆的两端伸出陶瓷绝缘套;陶瓷绝缘套的底座上有连接固定孔,螺柱穿过连接固定孔与螺母配合;底座与外壳的顶板之间板有橡胶密封圈。存在问题是:结构复杂,进线装置易发生转动,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进线装置的互感器,它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进线装置转动,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进线装置的互感器,包括外壳的顶板、陶瓷绝缘套和进线装置,进线装置包括电源进线、电源出线、输入电连接件和输出电连接件,电源进线与输入电连接件连接,电源出线与输出电连接件连接;外壳的顶板上有贯通的安装孔;陶瓷绝缘套包括底座和套体,陶瓷绝缘套固定在顶板上;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支撑管件,支撑管件包括两端封闭的横管和与横管相通的直管;
所述输入电连接件和输出电连接件通过预埋的方式固定横管的一个端盖上;
所述套体的上端口部有环形凹槽和沿轴向的卡槽;
所述套体的上端口部插入直管内,陶瓷绝缘套的套体支撑直管;输入电连接件和输出电连接件穿过直管、陶瓷绝缘套伸入外壳内,树酯填充在横管、直管、直管与陶瓷绝缘套的套体的上端口部之间的间隙内;树酯包裹位于横管内的输出和输出电连接件,及位于直管、陶瓷绝缘套内的电源进线和电源出线并与支撑管件和陶瓷绝缘套内腔粘接。
所述的一种改进进线装置的互感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陶瓷绝缘套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下端的筒形接口,筒形接口的外表面有环形凹槽,筒形接口的内腔与底座和套体连通;所述底座的下端有一沉孔;
还包括一弹片绝缘密封垫片,
所述弹片绝缘密封垫片嵌入沉孔内,弹片绝缘密封垫片的下表面与顶板的上表面贴合;筒形接口穿过安装孔位于外壳内,树酯环绕位于机壳内的筒形接口部位并与机壳的顶板贴接在一起。
所述的一种改进进线装置的互感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电源进线与输入电连接件由金属板体一体成型制成,所述电源出线与输出电连接件由金属板一体成型制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进线装置的互感器,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输入和输出电连接件通过预埋的方式固定在横管的端盖上,陶瓷绝缘套、电源进线、输入电连接件、电源出线、输出电连接件和支撑管件通过注入树酯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单体,然后安装在外壳的顶板上,安装方便;陶瓷绝缘套的套体的上端口部有环形凹槽和沿轴向的卡槽的设置可以防止支撑管件相对于陶瓷绝缘套转动,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改进进线装置的互感器,包括外壳的顶板1、陶瓷绝缘套2和进线装置,进线装置包括电源进线3、电源出线4、输入电连接件5和输出电连接件6,电源进线3与输入电连接件5连接,电源出线4与输出电连接件6连接;外壳的顶板1上有贯通的安装孔;陶瓷绝缘套2包括底座21和套体22,陶瓷绝缘套2固定在顶板1上。
还包括一支撑管件7,支撑管件7包括两端封闭的横管71和与横管71相通的直管72;
所述输入电连接件5和输出电连接件6通过预埋的方式固定在横管72的一个端盖73上;
所述套体22的上端口部有环形凹槽221和沿轴向的卡槽2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湛光,未经钟湛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9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V印刷胶印层结构
- 下一篇:PE/BOPET复合包装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