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板竖流絮凝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48941.X | 申请日: | 2014-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2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立;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板竖流 絮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水厂沉淀过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折板竖流絮凝池。
背景技术
絮凝反应是净水厂絮凝反应池是净水厂工艺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的完善程度将直接影响后续沉淀和过滤的效果。絮凝反应池通过投加混凝剂并经充分混合的原水进入上下翻腾的夹间通道,水流在同波折板之间曲折流动或在异波折板之间连续不断地缩放流动,产生众多的小涡漩并形成较强烈的脉冲式紊动,从而提高了原水中颗粒碰撞絮凝的效果,然而对于现有的絮凝池存在着布置结构复杂、水流方向迂回曲折、进水量变化受到制约、折板安装难度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优化絮凝池结构、提高絮凝池水量适应性的折板竖流絮凝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板竖流絮凝池,包括原水池和絮凝池,所述的絮凝池包括多个并排独立设置的絮凝单元,所述的絮凝单元包括混凝池、加注池、熟化池、过渡池和沉淀池,所述的混凝池和加注池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设置在顶部的搅拌电机、与搅拌电机联动的搅拌轴和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桨,所述的搅拌轴的下部与池底通过轴承座连接,所述的熟化池内竖向交错设置有不锈钢折板,所述的过渡池和沉淀池之间的隔墙为穿孔花墙。
所述的各个絮凝单元与原水池之间均设有控制闸门,通过控制闸门控制各个絮凝单元水流量的大小。
所述的过渡池和沉淀池底部均设置有缓冲斜坡,用于沉淀污泥和缓冲水流。
所述的各个絮凝单元的过渡池和沉淀池分别为串联连通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絮凝单元的并联设置使得整个絮凝池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流量的原水池,能够更好的调控各个原水池内水量的分配,合理化控制絮凝池的使用状态,大大提高了絮凝池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絮凝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为原水池、2为混凝池、3为加注池、4为熟化池、5为过渡池、6为沉淀池、7为搅拌电机、8为搅拌轴、9为搅拌桨、10为轴承座、11为不锈钢折板、12为穿孔花墙、13为控制闸门、14为缓冲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折板竖流絮凝池,包括原水池1和絮凝池,所述的絮凝池包括多个并排独立设置的絮凝单元,所述的絮凝单元包括混凝池2、加注池3、熟化池4、过渡池5和沉淀池6,所述的混凝池2和加注池3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设置在顶部的搅拌电机7、与搅拌电机7联动的搅拌轴8和设置在搅拌轴8上的搅拌桨9,所述的搅拌轴8的下部与池底通过轴承座10连接,所述的熟化池4内竖向交错设置有不锈钢折板11,所述的过渡池5和沉淀池6之间的隔墙为穿孔花墙12。
所述的各个絮凝单元与原水池之间均设有控制闸门13,通过控制闸门13控制各个絮凝单元水流量的大小,所述的过渡池5和沉淀池6底部均设置有缓冲斜坡14,用于沉淀污泥和缓冲水流。所述的各个絮凝单元的过渡池和沉淀池分别为串联连通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絮凝单元的并联设置使得整个絮凝池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流量的原水池,能够更好的调控各个原水池内水量的分配,合理化控制絮凝池的使用状态,大大提高了絮凝池的净化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89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麦饭石滤水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计量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