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电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7788.9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0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龚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2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1514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多个接触点的导电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在面临需要通过高电流的需求时,通常使用低阻抗的导电材料,但是有时使用低阻抗的导电材料也仍然无法满足通过高电流的需求,现有技术则是通过增加公端子与母端子之间的接触点来提高电流的流通量,两个导电端子之间的接触点越多、导电面积越大,流过两个所述导电端子的电流就可以越大。
一篇专利号为CN201020273131.4的专利(如附图6)揭示了一种母端子具有中空圆柱体1结构及多个悬梁臂11,多个所述悬梁臂11在所述中空圆柱体1上成纵横都对齐的矩阵排列,每一所述悬梁臂11一端均与所述中空圆柱体1连接,另一端均为向内张开的自由端111。当公端子完全插入母端子时,母端子上的悬梁臂11与公端子的外表面紧密接触,由于多个悬梁臂11作为导电的接触点,所以所有悬梁臂11的导电能力加起来就是整个母端子的导电能力。
但是多个所述悬梁臂11在所述中空圆柱体1纵横都对齐的矩阵排列,在冲压的过程中,由于要保障两相邻所述悬梁臂11之间的所述中空圆柱体壁12不会因冲击力过大而发生扭曲变形或断裂现象,两相邻所述悬梁臂11之间的间距D必须足够大。在所述中空圆柱体1具有有限表面积的情况下,所述悬梁臂11的数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即在有限的面积上不能冲压出更多的所述悬梁臂以满足通过更大电流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导电端子,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有限的面积上设置更多的接触件以满足通过更大电流的需求的导电端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电端子,与一对接端子配合,用以通过大电流,包括: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为中空柱体;多个接触件与所述主体部一体冲压成型,每一所述接触件具有一基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和一导接部由所述基部延伸,相邻两排或相邻两列的多个所述接触件相互错位。
进一步,所述导接部为直片形,所述导接部也可为弯弧形。
进一步,所述基部宽于所述导接部。
进一步,所述主体部为卷曲成的圆柱形,或者所述主体部为弯折成的多边形。
进一步,所述接触件为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凹陷的一凹部,所述导接部位于所述凹部的底端。
进一步,所述主体部具有在竖直方向上断开设置的一第一侧边和一第二侧边。
进一步,所述主体部对应多个所述接触件分别设有多个镂空孔,所述接触件于多个所述镂空孔撕裂成型。
进一步,所述主体部对应多个所述接触件分别设有多个镂空孔,每一所述接触件的面积小于对应的每一所述镂空孔的面积。
进一步,所述对接端子沿所述接触件延伸的方向插入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接触件电性接触。
进一步,包括一中空套筒套设于所述主体部外,所述中空套筒具有相对设置的二开口,至少二止挡部分别临近所述二开口设置,所述主体部定位于所述二止挡部之间。
进一步,包括一中空套筒套设于所述主体部外,所述主体部利用本身向外的弹力固定于所述中空套筒中。
进一步,所述中空套筒与所述导电端子之间具有一弹性体。
一种达到上述目的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相邻两所述接触件之间的斜线距离大于相邻两所述接触件之间的直线距离,所以相邻排或相邻列的所述接触件在所述导电端子上相互错位,增大了相邻排或相邻列的所述接触件在所述导电端子上的间距,足够大的间距确保了两相邻所述接触件之间的所述中空柱体的强度,使所述中空柱体在冲压过程中不易发生扭曲变形或断裂现象,同时,错位排列结构充分利用了所述中空柱体的有限面积,增加了所述接触件在所述导电端子上的排列密度,即增加了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点,从而增加了所述导电端子的导电能力,使其可以通过更大的电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与对接端子对接前的剖视图;
图3为图2对接后的剖视图;
图4为图3局部放大图;
图5为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的俯视图;
图6为习知技术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77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门室线束
- 下一篇:一种电机与控制器的接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