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混合加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7181.0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4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楼狄明;郭石磊;胡磬遥;胡志远;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5/12 | 分类号: | B01F5/12;B01F15/06;B01F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混合 加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混合加注系统。
背景技术
柴油机以其热效率高、油耗低的特点倍受青睐,在船舶、载重汽车和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汽车领域中,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在大中型载重汽车上已实现了柴油机化,轿车和轻型车上柴油机的应用比例也逐渐增多。降低排放是柴油机开发的重要目标,而各国的机动车排放法规也越来越严格。
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果实、种子或动物脂肪油、废弃食用油、酸化油等为原料,与醇类经酯交换反应获得的可供内燃机使用的一种可再生燃料。生物柴油可作为添加剂与柴油以一定比例调和形成混合燃料,这种含氧混合燃料既可以促进燃烧效果,又能降低对普通柴油的消耗。
但由于生物柴油粘度大、冷凝点高,低温时容易产生凝结;且生物柴油混合燃料长时间静置时会发生分层现象。
如何高效自动完成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混合,配制均质的生物柴油混合燃料,以及避免长时间静置时发生分层现象,实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混合加注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生物柴油粘度大、冷凝点高,低温时容易产生凝结;以及生物柴油混合燃料长时间静置时容易发生分层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混合加注系统,所述液体混合加注系统至少包括:液体罐、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电动搅拌泵和定时开关;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至少包含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液体罐内,所述加热装置包裹在所述液体罐外表面;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均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动搅拌泵位于所述液体罐内;所述电动搅拌泵和定时开关均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混合加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时开关为电子开关,且位于所述液体罐的外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混合加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混合加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液体罐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添加剂注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混合加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含一残液排空管,所述残液排空管位于所述液体罐底部,且一端与所述液体罐内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混合加注系统,所述液体混合加注系统不仅包括:液体罐、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电动搅拌泵和定时开关;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至少包含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液体罐内,所述加热装置包裹在所述液体罐外表面;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均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动搅拌泵位于所述液体罐内;所述电动搅拌泵和定时开关均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液体混合加注系统还包含第一供液管、第二供液管、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比例设定开关;所述控制单元还包含一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供液管一端置于所述液体罐内,另一端与第一液体源相连接;所述第二供液管一端置于所述液体罐内,另一端与第二液体源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供液管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供液管相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液体罐底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比例设定开关均与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混合加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泵液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混合加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液体罐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和所述第二开关阀均与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混合加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时开关和比例设定开关均为电子开关,且均位于所述液体罐的外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混合加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混合加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液体源为生物柴油源,所述第二液体源为柴油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混合加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液体罐内混合液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混合加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液体罐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添加剂注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混合加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含一残液排空管,所述残液排空管位于所述液体罐底部,且一端与所述液体罐内部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7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胶料粒子混合机
- 下一篇:脱硫吸收塔供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