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密封导电接头的炉水泵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6966.6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1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H02G15/013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密封 导电 接头 水泵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密封导电接头的炉水泵电机。
背景技术
炉水泵(即炉水循环泵)是安装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组锅炉主管道系统中用于输送高温高压炉水的重要设备,炉水泵电机是该炉水泵的驱动电机。大型汽轮发电机组锅炉炉水的温度高达300℃以上,工作压力达20MPa 以上。由于炉水泵输送的工质是高温高压的炉水,且炉水泵泵壳和炉水泵电机之间的连接部分难以进行有效的密封,因此国内外的炉水泵泵壳和炉水泵电机之间的连接部份都采用无填料函的结构,使二者连接成一个互相连通的密封腔体。
炉水泵电机的绕组直接浸泡在冷却水中,冷却水的温度要保持在80℃以下。冷却水通过装在电机侧面的热交换器采用闭式循环方式散热冷却,以保持冷却水的温度。炉水泵电机采用高内压的湿定子电机,将炉水泵电机的定子绕组的引出线从电机壳内引出到外面,是炉水泵电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引出线接头即导电密封接头必须要有良好的电性能以外,还必须有可靠的密封性能。目前,国内外的炉水泵电机定子绕组的引出线接头都是依靠外部的压紧螺母旋紧挤紧密封件来达到密封的效果。这种密封方式在可靠性上存在着一定隐患。即,一旦压紧螺母未达到所需的压紧力或电机腔室内压过高,就会发生高压炉水从导电密封接头处向外泄漏,造成炉水泵电机损毁的停机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密封导电接头的炉水泵电机,它具有密封性较好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自密封导电接头的炉水泵电机,包括电机的壳体,该壳体内具有定子、转子和绕组,且该绕组电连接有电源线;所述具有自密封导电接头的炉水泵电机还包括:
———导电座,该导电座呈套管状,其固定于该壳体上,且该导电座具有上下通透的第一内腔,该导电座的外部上表面设有外螺纹;
———钢套,该钢套呈套管状,其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的插在该第一内腔内,且该钢套具有上下通透的第二内腔,该第二内腔的上部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一内台阶,该钢套的上部外表面设有向外延伸的外台阶;
———螺母,该螺母内腔的下部具有和该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且该螺母的内腔上部具有向内延伸的第二内台阶;
———引出线接头,该引出线接头具有上下通透的第三内腔,且该引出线接头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圆管体和位于上部的第二圆管体以及连接该第一圆管体、第二圆管体的锥形管,且该第二圆管体的外径大于该第一圆管体的外径;
同时,
该螺母旋在该导电座上之后,该外台阶的下端面压在该导电座的上端面上,该第二内台阶压在该钢套的上端面上,该第一内台阶的内侧下缘接触该锥形管的外表面;
而且,
该钢套的外表面和该第一内腔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该第二内腔和该第一圆管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该第一内台阶和该锥形管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以及,
该电源线自下而上的从该第三内腔内穿过。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密封性较好。相对于传统的炉水泵电机依靠外部的压紧螺母压紧密封的引出线密封接头,本发明的具有自密封导电接头的炉水泵电机在钢套内的第一内台阶与引出线接头的锥形管之间设置第三密封圈,充分利用了电机腔中的内压压紧该第三密封圈达到了较好的密封效果。同时,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引入使导电座内外具有两种不同受力方向的密封圈,使密封作用很难同时失效。即,即便其中的一个密封圈失效,另外的密封圈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确保阻断渗漏水流,可靠地实现了该炉水泵电机的绝缘及密封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导电座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钢套的主视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螺母的主视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引出线接头的主视剖视图。
图中:10、壳体;20、导电座,21、第一内腔,22、外螺纹;30、钢套,31、第二内腔,32、第一内台阶,33、外台阶;40、螺母,41、内螺纹,42、第二内台阶;50、引出线接头,51、第三内腔,52、第一圆管体,53、锥形管,54、第二圆管体;60、电源线;71、第一密封圈,72、第二密封圈,73、第三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皖化电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69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