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位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5640.1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3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汪军;黄祖好;赵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2 | 分类号: | G01F2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位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位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位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位检测电路通常使得金属探针和装水的金属容器的外壳之间有固定方向的直流电流,对水会产生电解作用,久而久之探针就会有厚厚的水垢,影响其对于水位的探测的灵敏度,或者根本探测不到是否有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元件数量少、电路简单可靠的水位检测电路,来实现杜绝电解作用导致的水垢产生。
一种水位检测电路,包括水位判断芯片,第一探针TZ1,第二探针ND1,电容C1、C2,二极管D1、D2,电阻R1、R2,三极管Q3;所述第一探针TZ1与水位判断芯片的其中一个IO口连接;所述第二探针ND1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阳极和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2的阴极接地,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接直流电源;三极管Q3与电阻R2之间的连接点与水位判断芯片的另一个IO口连接;与第一探针连接的IO口作为交流信号输出口,与三极管Q3与电阻R2之间的连接点连接的IO口作为判断水位的检测口。
通过给水位判断芯片的与第一探TZ1针连接的IO口交流驱动信号,经第一探针TZ1、第二探针ND1和水构成的电流路经,水位浸没过两个探针时三极管Q3的就导通,水位没有浸没过两个探针时三极管Q3截止,再通过测试水位判断芯片的与三极管Q3与电阻R2之间的连接点连接的IO口的电压的方法来实现水位的检测。由于采用交流驱动方式,杜绝了电解作用也就没有水垢的产生。
所述水位判断芯片为单片机芯片,所述电容C1、C2为瓷片电容,所述直流电源为+5V直流电源;所述电阻R2的阻值为1千欧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路元件数量少,电路简单可靠,杜绝了电解作用,没有水垢的产生,可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一种水位检测电路,包括水位判断芯片,第一探针TZ1,第二探针ND1,电容C1、C2,二极管D1、D2,电阻R1、R2,三极管Q3;第一探针TZ1与水位判断芯片的其中一个IO口MCU_IO1连接;第二探针ND1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阳极和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2的阴极接地,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接直流电源;三极管Q3与电阻R2之间的连接点与水位判断芯片的另一个IO口MCU_IO2连接;与第一探针连接的IO口作为交流信号输出口,与三极管Q3与电阻R2之间的连接点连接的IO口作为判断水位的检测口。
本实施例中,水位判断芯片为单片机芯片;电容C1、C2为瓷片电容;直流电源为+5V直流电源;电阻R2的阻值为1千欧姆。
水位浸没过两个探针时,水位判断单片机芯片的IO口MCU_IO1输出交流方波通过水连接的两个探TZ1和ND1,交流驱动导通三极管Q3,从而拉低了MCU_IO2端口的电压,达到检测水位的目的。
水位未浸没过两个探针时,由于探针未导通,此时三极管Q3会被截止,从而使得MCU_IO2端口的电压拉高,达到检测水位未到达的目的。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56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前景和背景分离的图像加密和解密方法
- 下一篇:精确油表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