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增塑自动翻转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45310.2 | 申请日: | 2014-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1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湖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湖南 |
| 主分类号: | B28C1/10 | 分类号: | B28C1/10 |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飞峰 |
| 地址: | 3425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自动 转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土制作机械领域,特指一种陶瓷增塑自动翻转机。
背景技术
在工业陶瓷生产领域中,陶瓷生产流程中大多为传统的土制设备,特别涉及陶瓷土捶打增塑所使用的捶打机碓,传统的机碓工作效率低,其每工作8小时,必须2-3人进行翻土,完成后由人工出土需要3-4小时,产量仅4-5吨;机碓占地面积大,一台小型机碓占地面积达80m2-100m2,同时,机碓保养费用大、易损坏,回收价值低,且无任何安全防护措施;上述问题均为制约陶瓷行业发展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安全性能高、无需人工操作的陶瓷增塑自动翻转机,实现陶瓷土小范围自行翻转及大范围延缸壁攀附后翻转,其高效、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陶瓷增塑自动翻转机,主要包括机架及驱动装置,还包括由锤柄与弧型锤头连接的锤体、上下两面为圆形且上大下小、中间凸出的缸体,所述弧型锤头内部具有一凹槽,且凹槽边缘呈齿状,该凹槽使弧型锤头重心居中,同时降低铸造成本、减轻锤体重量、降低整机运转消耗,当弧型锤头下降作用于陶瓷土后,陶瓷土会顺着弧型锤头的弧型指向,往缸壁的方向运动,进行翻转,而凹槽边缘的齿状设计主要便于与锤柄通过法兰锁连接;所述缸体的缸壁上有一层凸出,为两弧型面相接,缸壁上设有由气缸驱动的出料口;其中,所述锤体由驱动装置带动并垂直进出于缸体。
所述驱动装置由电机、减速箱、链轮及链条、若干导轮组成,其中链条与锤柄一侧为挂勾连接,锤柄上端部固定连接一导轮,且该导轮带动锤柄滑动于机架的轨道上。
所述锤柄两侧设有齿条,用于辅助锤体升降。
所述锤柄长度与弧型锤头直径的比例为38:11。
所述缸体上、下面的直径、缸壁最大直径、缸体高度、缸壁最外圈至缸体底部的距离的比例为29:15:35:20:13。
所述锤头直径与缸体底面直径的比例为11:15。
上述缸体比例为达有益效果的最佳比例,在锤体作用于陶瓷土后,位于锤体降落点附近的陶瓷土少量自行翻转,而作用范围较远的陶瓷土则往缸壁延伸,在缸体各尺寸比例所形成的缸壁弧度作用下,陶瓷土会延缸壁向上攀附,至缸壁最高点处再翻转落下。
所述缸体下方设有减震弹簧,其数量可根据缸体大小为N2个。
所述缸体上方架设有进料口,方便加入原材料。
整机四周均设有防护罩,符合安全生产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弧型锤头:其内部形成与外围弧型相契合的凹槽,且凹槽边缘呈齿状,该凹槽使弧型锤头重心居中,其主要作用为集中受力点,将陶瓷土往锤头的弧型指向进行挤压,使陶瓷土小范围自行翻转及大范围延缸壁攀附后翻转,其凹槽边缘的齿状主要与锤柄进行法兰锁连接,牢固结合;同时该锤头的制作工艺可有效降低铸造成本、减轻锤体重量、降低整机运转功率的消耗;
2.缸体:缸体与锤体成比例配合,缸体由各部分尺寸限定使缸壁上形成一层凸出,使缸体为上下两个弧型面相交,由特殊比例形成的缸壁可使陶瓷土在挤压后延缸壁进行攀升,至最高点处再翻转落下;
3.整机占地约12m2,四周均设有防护罩,安全性能高;工作时每分钟约捶打25-45下,全程全自动,每缸工作3.5小时,出土时间为30分钟,效益达15-20吨,其高效、安全、低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锤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湖南,未经刘湖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5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D-蓝光二合一光盘
- 下一篇:制氧机消音器改进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