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5092.2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8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洪昌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处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机。
背景技术
从污水处理设备来看,由于国内污水处理设备技术含量较低,污水处理的高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而这些进口设备主要由国外大型水务企业生产,此类企业规模较大,产品从品牌和技术上都具竞争力,有较高的议价能力。是属于发展较快,需求状况良好的行业。但目前污水处理设备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污水处理不干净,导致污水处理的效果难以被人接受,影响再利用。
因此,急需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处理机,包括污水处理筒体,所述污水处理筒体包括反应区和沉淀池,所述反应区内设有初沉淀区、弹性填料区、生物滤池和砂滤槽,所述初沉淀区一侧设有污水入口,所述弹性填料区设于初沉淀区上侧,所述生物滤池设于弹性填料区上侧,所述砂滤槽设于生物滤池上侧,所述初沉淀区、弹性填料区、生物滤池和砂滤槽之间通过设于污水处理筒体周边的通管接通,所述沉淀池内设有导流板,所述沉淀池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底部设有排污筒体。
所述导流板为消毒棒。
所述导流板与沉淀池内壁靠近反应区之间形成导流通道。
所述导流板与沉淀池内壁远离反应区端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于出水口下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污水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操作简单,易于管理,运行费用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污水处理筒体,2、反应区,3、沉淀池,4、初沉淀区,5、弹性填料区,6、生物滤池,7、砂滤槽,8、通管,9、导流板,10、出水口,11、排污筒体,12、导流通道,13、过滤层,14、污水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机,包括污水处理筒体1,污水处理筒体1包括反应区2和沉淀池3,反应区2内设有初沉淀区4、弹性填料区5、生物滤池6和砂滤槽7,初沉淀区4一侧设有污水入口14,弹性填料区5设于初沉淀区4上侧,生物滤池6设于弹性填料区5上侧,砂滤槽7设于生物滤池8上侧,初沉淀区4、弹性填料区5、生物滤池6和砂滤槽7之间通过设于污水处理筒体1周边的通管8接通,沉淀池3内设有导流板9,导流板9为消毒棒,沉淀池3一侧设有出水口10,沉淀池3底部设有排污筒体11,导流板9与沉淀池3内壁靠近反应区2之间形成导流通道12,经过导流通道12时,通过导流板9进行消毒,导流板9与沉淀池3内壁远离反应区端设有过滤层13,过滤层13设于出水口10下侧,结构简单,建设成本低,污水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操作简单,易于管理,运行费用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洪昌,未经李洪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5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面铣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调节方位的太阳能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