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屋面无横梁固定支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44855.1 | 申请日: | 2014-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7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许斌;周成;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院(无锡) |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H02S20/23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屋面 横梁 固定 支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屋面无横梁固定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发电、供暖等领域,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是固定式太阳能支架,一般组件板固定在U型横梁(或C型、Z型钢横梁)上,横梁与由U型钢(或者角钢、冷弯薄壁型钢)组成的三角支架固定,但是这种方式安装繁琐,且支架用钢量一般比较大,基本在每兆瓦45t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屋面无横梁固定支架结构,从而充分利用组件板的强度,节约用钢量,节约造价,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屋面无横梁固定支架结构,包括混凝土基础,所述混凝土基础的两端分别通过地脚螺栓固定有前底座和后底座,所述后底座上通过紧固件安装有立柱,所述前底座与立柱顶部之间安装组件板,所述组件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组件边框;位于前底座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前压块和前弯钩,所述前弯钩头部通过自攻螺钉与组件边框连接;位于立柱上通过紧固件固定有后压块和后弯钩,所述后弯钩头部通过自攻螺钉与组件边框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前压块的结构为:包括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的一端延伸有垂直段,所述水平板的一端的另一端延伸有折弯杆,所述折弯杆的头部底面设置有第一齿形结构,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与组件边框抵接;所述水平板上开有第一螺栓孔;
所述前弯钩的结构为:包括水平部分,所述水平部分一端延伸有折弯部分,所述折弯部分通过自攻螺钉与组件边框紧固;所述水平部分中部开有第二螺栓孔;
所述后压块的结构为:包括直角形结构,其第一直角边底部设置有第二齿形结构,所述第二齿形结构与组件边框抵接,其第二直角边上开有第三螺栓孔;
所述后弯钩的结构为:包括直角结构,所述直角结构的第一直角边头部通过弯道延伸垂直板,所述直角结构的第一直角边上开有第四螺栓孔;
相邻立柱之间安装有柱间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安装方便,节省材料,成本低。针对传统的支架形式,有效的去掉了横梁及斜梁这两项占据支架用钢量大头的构件,支架用钢量达到有效节约,基本上每兆瓦的支架用钢量为20t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压块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弯钩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后压块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右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后弯钩的主视图。
图9为图8的右视图。
其中:1、前底座;2、前压块;3、螺栓;4、前弯钩;5、自攻螺钉;6、组件边框;7、组件板;8、地脚螺栓;9、混凝土基础;10、立柱;11、柱间支撑;12、后底座;13、水平板;14、折弯杆;15、第一齿形结构;16、水平部分;17、折弯部分;20、后压块;21、后弯钩;22、第一螺栓孔;23、第二螺栓孔;24、第二齿形结构;25、直角形结构;26、第三螺栓孔;27、垂直板;28、弯道;29、第四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屋面无横梁固定支架结构,包括混凝土基础9,混凝土基础9的两端分别通过地脚螺栓8固定有前底座1和后底座12,后底座12上通过紧固件安装有立柱10,前底座1与立柱10顶部之间安装组件板7,组件板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组件边框6;位于前底座1上通过螺栓3固定有前压块2和前弯钩4,前弯钩4头部通过自攻螺钉5与组件边框6连接;位于立柱10上通过紧固件固定有后压块20和后弯钩21,后弯钩21头部通过自攻螺钉5与组件边框6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前压块2的结构为:包括水平板13,水平板13的一端延伸有垂直段,水平板13的一端的另一端延伸有折弯杆14,折弯杆14的头部底面设置有第一齿形结构15,第一齿形结构15与组件边框6抵接;水平板13上开有第一螺栓孔22。
水平板13与折弯杆14之间的夹角为70°。
如图4和图5所示,前弯钩4的结构为:包括水平部分16,水平部分16一端延伸有折弯部分17,折弯部分17通过自攻螺钉5与组件边框6紧固;水平部分16中部开有第二螺栓孔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院(无锡);,未经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院(无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48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