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塞杆导向铜套防止油液回流的防渗漏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44575.0 | 申请日: | 2014-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2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亿东机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F15B15/2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 地址: | 51202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杆 导向 铜套 防止 回流 防渗 漏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塞杆导向铜套防止油液回流的防渗漏油装置。
背景技术
压射活塞杆是压铸机压射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压铸产品时所需的压力、速度等都要通过压射活塞杆作直线运动来传递。目前,绝大多数的生产压铸机的厂家都是以铜合金作为压射活塞杆直线运动的导向零件,该铜合金的导向零件称为导向铜套,压射活塞杆与导向铜套活动配合。
现有技术中的压铸机普遍存在压射活塞杆向前运动时会从导向铜套由里向外渗漏出油液的现象,后期对该渗漏油装置进行改进,通过设置的引油导管将渗漏油引流至油箱内,但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即当油箱内的油液较满时,油液会通过引油导管向上回流,导致引油导管对渗漏油的引流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活塞杆导向铜套防止油液回流的防渗漏油装置,且整个装置装配简单,加工方便,可靠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活塞杆导向铜套防止油液回流的防渗漏油装置,包括压射活塞杆以及与压射活塞杆活动配合的导向铜套,导向铜套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轴向固定导向铜套的前法兰,前法兰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径向固定导向铜套的油缸前法兰,前法兰的内环壁依次设置有防尘环和环形引油槽,所述环形引油槽连接有引油导管,引油导管的下方连通有油箱,引油导管的管壁开设有若干个卸压孔。
其中,所述前法兰开设有第一引油通孔,油缸前法兰开设有第二引油通孔,油缸前法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快排阀体,该快排阀体开设有第三引油通孔;第一引油通孔、第二引油通孔、第三引油通孔依序连通,第一引油通孔与环形引油槽连通,第三引油通孔与引油导管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引油通孔与第二引油通孔之间、以及第二引油通孔与第三引油通孔之间均设置有密封件。
其中,所述油缸前法兰和快排阀体均开设有相互贯通连接的排液通道,油缸前法兰的排液通道与压射活塞杆的杆腔连通,快排阀体的排液通道连接有排液管,该排液管与油箱连通,引油导管位于排液管内。
其中,所述引油导管的外侧壁与排液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导向铜套设置有拉杆封,环形引油槽位于拉杆封与防尘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活塞杆导向铜套防止油液回流的防渗漏油装置,采用该结构装置可以实现对压射活塞杆导向铜套处渗漏的油液进行引导,使得未经污染的油液从内部引流至油箱内进行循环使用,同时,通过引油导管的管壁开设的若干个卸压孔的卸压作用,可以避免油箱内的油液从该引油导管回流,从而避免了压铸机压射系统的压射活塞杆向前运动时导向铜套渗漏油的问题,最终达到消除火灾隐患,减少油液对压铸生产车间的污染,节约能源的目的;该结构装置装配简单,加工方便,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压射活塞杆 20—导向铜套 21—拉杆封
30—前法兰 31—第一引油通孔 32—防尘环
33—环形引油槽 40—油缸前法兰 41—第二引油通孔
42—排液通道 50—引油导管 51—卸压孔
60—油箱 70—快排阀体 71—第三引油通孔
80—密封件 90—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亿东机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亿东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4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铸造机
- 下一篇:一种压铸机压射油缸的回油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