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喇叭音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4126.6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7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苏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新平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土***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喇叭 音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喇叭音箱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无面网结构、具中低音效输出的导引、机动性佳而且搬运或吊装过程不费时费力的喇叭音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与精神的享受不虞匮乏,在精神享受方面,最为广泛的便是聆听音乐,而聆听音乐最为高级的便是音响组,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极重要的角色及地位。国内在近几年来由于声光娱乐业界蓬勃发展下,音响组更是不可或缺的声音输出设备,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一般而言,喇叭在实际应用时通常会借助呈矩形状的音箱外壳共同配置,以使音响的组合更加系统化。传统装载线数组喇叭的矩形音箱的出音口通常会以面网结构包覆,作为防撞之用,但由于传统的该面网结构存在有对中高音的遮蔽率,对于音效的输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传统的音箱通常并无号角结构设置以供中低音效输出的导引,并非理想的设计。时下在大型演唱会或剧院所使用的音响配备却存有诸多待改进的弊端,如:以往在吊装过程中,每个音箱还另需以轮板车来拖载到特定位置,再以吊具升吊,如此一来,聚集的板车相当占据空间而容易造成运输及卸除上的不便,因此往往吊装过程相当冗长,费时、费力,不符经济效益。
有鉴于此,由于现有的音箱系统结构设计尚未达到完美,实是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改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是根据从事该项业务多年的经验而了解到以往所使用系统美中不足之处并尝试找出其问题症结所在,经详加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喇叭音箱装置,其不须额外以轮板车乘载运送,因而不会造成过多轮板车聚集在吊装现场的情况,进而能够保持装卸时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喇叭音箱装置,其不存在有对中高音的遮蔽率,而有效提升音效的输出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喇叭音箱装置,其提供中低音效输出的导引,提升音效的输出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喇叭音箱装置包括壳体、喇叭组及至少一盖体,该壳体包含本体及设置于该本体相对两侧的复数侧板,该本体具有复数隔板,这些隔板、侧板及该本体共同形成数个腔室,其至少包含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及分别与该些腔室对应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该喇叭组容置于该第一腔室、该第二腔室及该第三腔室并朝向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及该第三开口设置,该盖体分别枢设于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开口并向该第三开口延伸,该盖体组接有活动板,该活动板上则设置有轮组,当该盖体与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及该第三开口相互卡合后,该活动板迭合于该盖体的外侧且该轮组亦紧邻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开口处,以便于垂直翻转使该轮组向下着地,即能够具有轮板车的运输效果。
此外,当该活动板抵靠并固定于该壳体的外侧,该盖体可提供该喇叭组的中低音效输出的导引,进而提升音效的输出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喇叭音箱装置属无面网的结构,因此,不存在有对中高音的遮蔽率,而有效提升音效的输出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喇叭音箱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喇叭音箱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喇叭音箱装置的盖体与活动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喇叭音箱装置的活动板迭合于该盖体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喇叭音箱装置 2 壳体 5
盖体 6 喇叭组 7
本体 51 侧板 52
隔板 53 孔洞 54
第一腔室 56 第二腔室 57
第三腔室 58 穿槽 60
活动板 61 轮组 62
衔接件 63 第一开口 560
第二开口 570 第三开口 58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新平,未经苏新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4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