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多种温度长期驯化及保存抗砷浸矿菌群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3817.4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3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华;丁建南;王东升;计少石;何力;胡淼;黄江丽;张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多种 温度 长期 驯化 保存 抗砷浸矿菌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砷浸矿菌群驯化培养及保存的装置。
背景技术
含砷有价金属矿是一类重要的难利用矿产资源,微生物预氧化能够有效除砷。在工业生产中浸矿微生物预处理含砷矿时对砷含量有一定的要求,大多在2%~10%之间,而对含砷量超过10%的原矿或再选矿,过量砷会对浸矿菌造成毒害,致使预氧化效果不好。提高微生物对砷的耐受能力是工业生产中预处理含砷矿物的研究重点。国内外研究及生产实践表明,相对于单一抗砷菌,混合抗砷菌可大大提高菌群的抗砷能力,改善微生物预氧化效果,但混合抗砷菌群的保存与抗砷活性的维持一直是研究和生产中的重要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难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能耗低,适应长期驯化及连续保存抗砷浸矿菌群的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取一支1000mL玻璃材质的培养罐,在玻璃培养罐中加入罐体四分子三体积的9K溶液,按5%矿浆浓度加入-200目含砷硫化矿粉,将溶液pH用硫酸溶液调至2.0左右,按20%接种量加入浸矿菌液,塞上橡胶塞。橡胶塞中央和边缘钻有两个孔,在中央孔中插入一根长玻璃管,长玻璃管底端距玻璃罐底部约10cm左右,在边缘孔中插入一短玻璃管,玻璃管底端通过橡胶孔底1cm左右。将软导气管一端穿过橡胶塞中央的长玻璃管,并连接一小玻璃漏斗,玻璃漏斗底部距离培养罐底部1cm左右。导气管另一端连接空气充气泵,充气泵接通电源往浸矿菌培养液中鼓入空气,带动溶液及矿粉搅动,玻璃漏斗有利于均匀布气,并不易聚集浮起的矿泥,从而防止矿泥堵塞导气管。将组装好的浸矿菌群培养罐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空气充气泵放置于培养箱外部,用橡皮筋轻扣上培养箱门,以不压迫导气管为准。培养箱连接外部电源,设定驯化培养温度,即可进行抗砷浸矿菌群的驯化培养操作。随着驯化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入砷含量逐渐增大的硫化矿物,逐步驯化提高浸矿菌群的抗砷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能耗低,对科学仪器的损耗小,适应长时间操作。利用本方法经过长期驯化培养能够获得及连续保存抗高砷的浸矿菌群。同时,通过改变装置中培养箱的温度,可以长期驯化培养及连续保存适应不同温度的抗砷浸矿菌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恒温培养箱;2、导气管;3、电源;4、空气充气泵;5、短玻璃管;6、橡胶塞;7、长玻璃管;8、小玻璃漏斗;9、玻璃培养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采集矿山酸性废水,取一支1000mL玻璃材质的培养罐(9),在玻璃培养罐(9)中加入罐体四分子三体积的9K溶液(K2HPO40.5g/L;(NH4)2SO43.0g/L;KCl0.1g/L;MgSO4·7H2O0.5g/L;Ca(NO3)2),再按5%矿浆浓度加入粒度为-200目含砷硫化矿粉,将溶液pH用硫酸溶液调至2.0左右,按20%接种量加入矿山废水,塞上橡胶塞(6)。橡胶塞(6)中央和边缘钻有两个小孔,在橡胶塞(6)中央孔中插入一长玻璃管(7),长玻璃管(7)底端距离培养罐底部10cm左右。在橡胶塞(6)边缘孔中插入一短玻璃管(5),短玻璃管(5)底端通过橡胶(6)孔底1cm左右。将软导气管(2)一端通过橡胶塞(6)中央的长玻璃管(7)插入玻璃培养罐(9)中,并在导气管(2)末端连接一小玻璃漏斗(8),玻璃漏斗(8)直径小于橡胶塞(6)直径,玻璃漏斗(8)底部距离培养罐底部1cm左右。导气管(2)另一端连接空气充气泵(4),将组装好的浸矿菌群驯化培养罐(9)放置于恒温培养箱(1)中,空气充气泵(4)的泵体置于培养箱(1)外部,用橡皮筋轻扣上培养箱门,以不压迫导气管为准。将空气充气泵(4)和恒温培养箱(1)接通电源(3),空气充气泵(4)往浸矿菌群驯化培养罐(9)中鼓入空气,带动溶液及矿粉搅动,玻璃漏斗(8)有利于均匀布气,并不易聚集浮起的矿泥,从而防止矿泥堵塞导气管(2)。设定恒温培养箱(1)温度,即可进行抗砷混合浸矿菌群的驯化培养操作。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培养罐(9)中的溶液会蒸发,因此,要适时向玻璃培养罐(9)中补充9K溶液,并且取适量菌培养液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浸矿菌群的生长情况和菌密度。随着驯化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入砷含量逐渐增大的硫化矿物,逐步驯化提高浸矿菌群的抗砷能力。此外,通过改变恒温培养箱(1)的温度,可以长期驯化培养适应不同温度的抗砷浸矿菌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38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