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产养殖微孔管道曝气增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3234.1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7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隆;赖春涛;孙苑娜;赖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州市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徐庆莲 |
地址: | 514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产 养殖 微孔 管道 曝气增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微孔增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微孔管道曝气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传统型的增氧机械有以下几种:
一是叶轮式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爆气等综合作用,是目前最多采用的增氧机,年产值约15--20万台,其增氧能力、动力效率均优于其他机型,但是运转噪声较大,一般用于水深1米以下的大面积的池塘养殖。
二是水车式增氧机:具有良好的增氧及促进水体流动的效果,适用于淤泥较深的池塘。
三是射流式增氧机:其增氧动力效率超过水车式、充气式、喷水式等形式的增氧机,其结构简单,能形成水流,搅拌水体。射流式 增氧机能使水体平缓地增氧,不损伤鱼体,适合鱼苗池增氧使用。
四是喷水式增氧机:具有良好的增氧功能,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表层水体的溶氧量,同时还有艺术观赏效果,适用于园林或旅游区养鱼池使用。
五是增氧泵:因其轻便、易操作及单一的增氧功能,故一般适合水深在1.0米以下,面积在1亩以下的鱼苗培育池或温室养殖池中使用。
以上几种增氧方式均存在共同的缺点:结构比较复杂,耗电量大,增氧面积小,使用不方便,存在漏电的隐患,而且传统的电机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微孔管道曝气增氧装置,节电,改善了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可明显提高养殖密度,使用方便,不会在水中漏电,电机设置在岸上,使用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水产养殖微孔管道曝气增氧装置,包括电动机、罗茨风机、储气缓冲装置、主管、支管、微孔纳米曝气管,电动机与罗茨风机相连,罗茨风机通过储气缓冲装置与主管相连,主管与多个支管连接,支管与微孔纳米曝气管相连;所述的微孔纳米曝气管固定在钢筋框上,且钢筋框固定在离池底10-15cm的位置;所述的电动机设置在岸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多个微孔纳米曝气管条状设置,每条微孔纳米曝气管的高低相差不超过10cm。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管采用PVC塑料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管采用PVC塑料管或橡胶软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节电,新型鼓风机压力宽,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整机振动小,水下式曝气增氧效果好,与传统增氧方法相比,达到同样的效果,可以节电60%-80%;一台2.2千瓦的高性能增氧设备,有效增氧水面为30-40亩。
2、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曝气增氧在水体底部产生的气泡流范围广,一般水深在2米时,雾化性气泡可扩散到3-4米;一个直径在1.2m的水下式增氧盘产生漩涡型气泡水流,有效增氧面积为35平方米。充足的气流与大面积的水面接触,能保证水体底部的溶解氧在6.5mg/L,加速水底沉积的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氧化分解,并能把有害有毒气体带出水面,从而改善和稳定水质,为鱼虾蟹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3、可明显提高密度。曝气增氧为静态的水底部增氧,整个水体有效溶解氧充足,提高了水体各层空间养殖对象的活动能力,增加食欲,缩短养殖周期,为增加水体生物负载创造了条件,如养殖南美白对虾,采用水下式曝气增氧法,亩放养密度可为8-10万尾,产量可达1000千克左右。四大家鱼可以比传统放养提高2倍的量。由于该增氧法能改善和稳定水质环境,减少应激和其他疾病的产生,提高了成活率,增加食欲与生长速度。
4、使用方便,不同的水面面积可配置不同功率的风机,一台风机可以实行双塘增氧或多塘增氧,主管、支管链接和更换方便。
5、不会在水中漏电,与传统增氧机相比,微孔增氧是布管在水中,电机在岸上,不存在水中漏电的可能。
6、不会被水中垃圾缠绕而损坏电机,影响增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盘式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条式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州市水产研究所,未经梅州市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3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小型鳞翅目昆虫成虫饲养集卵盒
- 下一篇:一种轴瓦定位唇专用冲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