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2876.X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5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薛河;李晓波;桂元奎;郭瑞;陶晓庆;王英儒;乔晓婷;龚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3/32 | 分类号: | E04G3/32;E04G3/3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着 升降 脚手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装置。
背景技术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本世纪初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脚手架,对我国建筑施工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在建筑行业上使用的升降脚手架,其上安装的防坠装置有许多结构,相对安全的几种结构为:棘轮棘爪型、锲块斜面自锁型、偏心凸轮型及摆针型等。他们在使用中发现存在以下不足:(1)防坠承力件设置不合理;(2)承力件有效承载力较低;(3)防坠支撑设计位置不合理,导致防坠装置无法起到防坠作用等。因此,附着升降脚手架意外坠落的风险相对较大,急需一种安全性更高的脚手架防坠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反应灵敏,实用性强,使用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装置和固定在制动装置顶部的触发装置以及固定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上的制动轨,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制动本体和设置在制动本体内的推杆,所述制动本体为内部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方形框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曲柄,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固定板、滑动板和推进盖,所述固定板固定在第一腔体的内壁上,所述滑动板与固定板相对设置,所述固定板和滑动板的相对面上均固定有制动片,所述制动轨穿过第一腔体且夹在两个制动片之间,所述推进盖固定在滑动板的外侧,所述推杆由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的定位盘和一端与定位盘固定连接的杆体组成,所述定位盘位于推进盖的外侧且与推进盖球面铰接,所述杆体上且位于定位盘的外侧套有定盘,所述定盘固定在第一腔体内,所述定盘上且靠近定位盘的一侧开有一圈深浅逐渐变化的凹槽,其中一个凹槽内设置有珠球,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伸入第二腔体内且与曲柄固定连接,所述杆体上且位于第二腔体内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紧靠在第二腔体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曲柄连接;所述触发装置固定在制动本体的顶部,所述触发装置通过第一钢丝绳与曲柄连接且用于使曲柄旋转。
上述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包括底座、杠杆和触发弹簧,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制动本体的顶部,所述杠杆的一端与底座的顶部一端铰接,所述触发弹簧的一端与底座顶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触发弹簧的另一端与杠杆连接,所述杠杆与第一钢丝绳连接。
上述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的外端通过丝绳连接机构与用于提升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的电葫芦的钢丝绳连接,所述丝绳连接机构包括上导线滑轮、下导线滑轮和第一过渡滑轮,所述上导线滑轮和下导线滑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上导线滑轮和两个下导线滑轮对称安装在制动本体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一过渡滑轮位于两个下导线滑轮之间连线的正下方,所述上导线滑轮、下导线滑轮和第一过渡滑轮通过第二钢丝绳连接,所述第一过渡滑轮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绕过第二过渡轮的钢丝绳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过渡轮安装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上。
上述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轨为片式制动轨。
上述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盘和杆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自行检测,遇故障自行制动的功能,具有灵活实用,反应灵敏的特点。
3、本实用新型通过触发装置可自动实现防坠装置的打开和关闭,便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正常使用和防坠,具有安全可靠,自动激发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稳定性高,灵敏度高,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钢丝绳和第二过渡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制动本体; 1-1—第一腔体; 1-2—第二腔体;
2—制动片; 3—推进盖; 4-1—定位盘;
4-2—杆体; 5—弹簧; 6—曲柄;
7—螺栓; 8—触发弹簧; 9—杠杆;
10—底座; 11—定盘; 11-1—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28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室内机及其底盘
- 下一篇:除湿机的热交换器组件和除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