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成型带侧面构造深度的沥青混合料圆柱体试件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2768.2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1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葛折圣;王洋洋;姚浩;舒立恒;张少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侧面 构造 深度 沥青 混合 圆柱体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材料室内试验的试件成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成型带侧面构造深度的沥青混合料圆柱体试件的模具。
背景技术
发明专利“沥青混合料圆柱体试件多轴加载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申请号201410174119.0)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合料圆柱体试件多轴加载试验装置和方法。采用转动的橡胶轮在沥青混合料圆柱体试件的侧面加载,模拟车轮荷载对实际路面材料的作用力。
但实际沥青路面的表面具有一定的构造深度,而现有的沥青混合料圆柱体试件成型模具无法成型出圆柱体试件的侧面构造,仍有待进一步改善与克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的成型带侧面构造深度的沥青混合料圆柱体试件的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成型带侧面构造深度的沥青混合料圆柱体试件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有两个配对的均呈半圆筒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两个配对的均呈半圆筒状的第一粘砂基板和第二粘砂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粘砂基板与第二粘砂基板均可组合形成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一粘砂基板贴合粘贴在第一壳体的内侧面,所述第二粘砂基板贴合粘贴在第二壳体的内侧面,且所述第一粘砂基板和第二粘砂基板的粘砂面朝内;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两侧边均朝外延伸成型有两侧翼,每个侧翼上均设置有多个螺栓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位于同一侧的螺栓安装孔一一对应,螺栓由螺栓安装孔攻入可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合固定为圆筒状结构,进而使得粘贴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第一粘砂基板和第二粘砂基板可组合形成为圆筒状结构。
所述第一粘砂基板和第二粘砂基板均采用0.5-2mm厚的玻璃钢材料作为基板,其一侧面带砂,并采用胶结料进行固化。
所述胶结料为热固性环氧树脂,涂布量为0.2-0.4kg/m2。
所述砂粒径规格有0.6mm-1.18mm、1.18mm-2.36mm、2.36mm-4.75mm或4.75mm-9.5mm。
所述模具内径扣除粘砂基板厚度后为152.4mm±0.2mm,高度为101.5mm±0.3mm。
所述模具内径扣除粘砂基板厚度后为100mm,高度为100mm。
所述模具内径扣除粘砂基板厚度后为100mm或150mm,高度为25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现有的沥青混合料圆柱体试件成型模具无法成型出圆柱体试件的侧面构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成型带侧面构造深度的沥青混合料圆柱体试件的模具,可以成型一定侧面构造深度的沥青混合料圆柱体试件,满足模拟实验需要,这样在试件侧面采用旋转的轮胎加载时,更加接近车辆轮胎与实际路面的摩擦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模具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成型带侧面构造深度的沥青混合料圆柱体试件的模具,采用高碳钢或者工具钢制成,它包括有两个配对的均呈半圆筒状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以及两个配对的均呈半圆筒状的第一粘砂基板3和第二粘砂基板4;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第一粘砂基板3与第二粘砂基板4均可组合形成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一粘砂基板3贴合粘贴在第一壳体1的内侧面,所述第二粘砂基板4贴合粘贴在第二壳体2的内侧面,且所述第一粘砂基板3和第二粘砂基板4的粘砂面朝内;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两侧边均朝外延伸成型有两侧翼,每个侧翼上均布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螺栓安装孔5,且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位于同一侧的螺栓安装孔5一一对应,螺栓由螺栓安装孔5攻入可将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组合固定为圆筒状结构,进而使得粘贴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的第一粘砂基板3和第二粘砂基板4亦可组合形成为圆筒状结构。
所述第一粘砂基板3和第二粘砂基板4均采用0.5-2mm厚的玻璃钢材料作为基板,其一侧面带砂,并采用胶结料进行固化;所述胶结料为热固性环氧树脂,涂布量为0.2-0.4kg/m2;所述砂由花岗岩或玄武岩机制得,粒径规格有0.6mm-1.18mm、1.18mm-2.36mm、2.36mm-4.75mm或4.75mm-9.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2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高压空心微球充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