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RFID提供能量的指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2518.9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0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彭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小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齐文剑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提供 能量 指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FID提供能量的指环。
背景技术
目前,可穿戴装置的电子器件需要内置的电池供电才能工作,因此,当电池电量耗尽后,需要更换电池,或给电池充电,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也不能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当前,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手机的支付功能由于其方便快捷的特点而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手机来进行网上支付,但是,目前的手机安全保护问题,尤其是手机支付的安全隐患比较普遍。此外,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开启门锁卡、电灯开关、员工的IC胸卡、公交卡等,都是一张卡一种功能,因而人们通常需要携带多种卡片,使用和携带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提出一种基于RFID提供能量的指环,其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更换电池或为电池充电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RFID提供能量的指环,包括指环基体、屏蔽层和电路板;所述屏蔽层为环状,其套接在指环基体外面;所述电路板呈弧形,其固定在屏蔽层外侧;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射频卡IC芯片和用于接收外部设备所辐射的射频信号以及为所述射频卡IC芯片供电的RFID天线。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优选地,所述指环基体的上下两端沿径向延伸形成凸缘,所述上下两端的凸缘与所述指环基体的中间部位形成一个用于放置屏蔽层和电路板的安装空间。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通过胶水粘贴在屏蔽层外。
优选地,所述屏蔽层为铁氧体层,所述铁氧体层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指环基体上。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的外面设有防护层。
优选地,所述防护层通过烧青或珐琅工艺固定在电路板外。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设置有两块。
优选地,所述射频卡IC芯片为NFC芯片;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LED灯和蜂鸣器中的一种或两种。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其是由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
优选地,所述射频卡IC芯片为RFID芯片;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LED灯和蜂鸣器中的一种或两种。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RFID天线直接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感应出感应电动势,并将该感应电动势直接为射频卡IC芯片供电,避免了电池供电所带来的更换电池和为电池充电的麻烦,该指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指环基体的上下端凸出形成凸缘而形成安装电路板的安装空间,并在电路板外设置屏蔽层来屏蔽金属对无线电波的干扰,外层设置的防水层对指环的电路板起进一步保护作用,并且在防水层上可以使用不同颜色和图案,起装饰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整个指环结构浑然一体,使得结构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能有多种功能,若用在手机支付上,其解决了现有的手机安全保护的问题,目前手机安全尤其是手机支付安全隐患比较普遍,此戒指可以通过硬件验证的方式,为手机增加硬件保护,现有技术存在“锁”“钥”一身的问题。此外,该指环还可用于智能门锁的钥匙功能,开启门锁;智能开关,开启电灯开关以及公司员工的IC胸卡,公交卡,甚至是小额支付功能,解决了携带多种卡片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其中,1、指环基体;11、凸缘;2、电路板;21、FRID天线;3、屏蔽层;4、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小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小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25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