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盘管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1510.0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4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波;臧飞龙;张拂晓;董学鑫;陈坤祈;刘谦辉;周翃;赵鸣;赵罡;张书永;王力军;连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32 | 分类号: | F24F13/3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陆林生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盘管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盘管辅助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才继续稳步增长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生产工艺对生产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要保持一定的温湿度,还需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洁净度,采用干盘管系统(即干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不仅可以解决湿工况下滋生细菌、污染新风所造成的空气质量不佳的问题,并且在运行能耗和经济性方面也有一定的贡献。所谓“干盘管”一般是指:冷冻水水温高于露点温度,在风机盘管上无冷凝水,以此来提高冷冻水的出水温度,提高制冷机的效率。
目前干盘管施工需要将回风夹道上方施工基本完成后再安装干盘管,这样就对整体工期有较大限制。对于安装于技术夹层回风道外侧的M型方式,如图3所示,箭头表示新风流向,干盘管支架俯视为几个呈M型布置的框架相连,下端需要固定在地面上,且需偏离回风夹道一定距离,占用空间较大,可能影响技术夹层内的设备安装;另外一种安装于回风夹道中部的方式,干盘管支架安装于高空,不便于维修和安装,普适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干盘管安装、落地可移动的干盘管支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干盘管支架,包括支撑框架和干盘管安装框,所述支撑框架为长方体的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干盘管安装框下方,所述干盘管安装框为两个形状相同的长方形,两个干盘管安装框的上边框重合,与之相对的下边框则与支撑框架边框重合,形成一个顶部屋状体。
优选的,所述干盘管安装框为三个,三个干盘管安装框依次相连,中间的一个水平置于顶部,另外两个干盘管安装框下部边框支撑框架边框重合、且与支撑框架相对倾斜布置、且互成夹角呈相对倾斜设置,三个干盘管安装框组装后横截面为梯形。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干盘管安装框的中部设有横向或竖向的加强梁。
优选的,两个相对倾斜布置的干盘管框的相对斜边框之间设有横向和竖向的加强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相对倾斜布置、且互成夹角的干盘管安装框与支撑框架组装成一个上部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的屋状安装框架,根据空间大小或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框架形式,本实用新型可在施工现场外预制好后进场组装,框架组装好后可直接安装干盘管,待回风夹道内的其他施工完成后,可立即对干盘管配管定位,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因本实用新型是落地移动式,可直接安装在回风夹道下方,节约了空间;在制作、安装定位等方面难度大大降低,节约了大量人力,提高了安全系数;另外,利用本实用新型安装的干盘管增大了新风与干盘管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气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干盘管安装、落地可移动的优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原来的M型安装方式的干盘管支架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1安装干盘管后的左视图;
图5是实施例2安装干盘管后的左视图;
图中:1-支撑框架,2-干盘管安装框,3-加强梁,4-回风夹道,5-干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干盘管支架,包括支撑框架1和干盘管安装框2,所述支撑框架1为长方体的框架,所述支撑框架1设置在干盘管安装框2下方,所述干盘管安装框2为两个形状相同的长方形,两个干盘管安装框2的上边框重合,与之相对的下边框则与支撑框架1边框重合,形成一个顶部屋状体,所述支撑框架1、干盘管安装框2的中部设有横向或竖向的加强梁3,两个相对倾斜布置的干盘管框2的相对斜边框之间设有横向和竖向的加强梁3,加强梁3可提高装置的整体稳固性。落地式支撑框架1更方便操作人员安装干盘管5,倾斜布置的干盘管安装框2可提高干盘管5与新风的换气效果,尖顶屋状的结构适合于回风夹道安装空间狭小的干盘管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1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铟铝复合球微晶复合层
- 下一篇:新型儿童喂药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