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M-BUS从机通信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0949.1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2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良璋;周剑波;陈国华;郭明伟;张向程;刘高峰;张晓峰;涂海宁;王夏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邵志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us 通信 电路 | ||
1.一种M-BUS从机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接于同一点mbuss的发送电路(1)、接收电路(2)和供电电路(3);
所述发送电路(1)包括PNP型三极管Q4和NPN型三极管Q6,其中三极管Q4的基极经电阻R9连接至从机MCU,发射极接3.3V电源,集电极一方面与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另一方面经电阻R45连接至模拟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mbuss点相连,发射极经电阻R46连接至模拟地;
所述接收电路(2)包括转换电路(2-1),其输入端与mbuss点相连,输出端连接至从机MCU,用于将mbuss点处的高低电平转换为从机MCU能够识别的稳定高低电平信号;
所述供电电路(3)输入端与M-BUS总线相连,一方面实现发送电路(1)、接收电路(2)与M-BUS总线的连接,另一方面给发送电路(1)、接收电路(2)和从机MCU提供工作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BUS从机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电路(2-1)包括电容C6、PNP型三极管Q7和NPN型三极管Q8,其中,
电容C6一端与mbuss点相连,另一端依次串接有电阻R4、电阻R8、电阻R11,同时在电阻R8两端并接有一半导体二极管U6;
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至电阻R4和电阻R8之间的任意一点,发射极与电阻R11另一端相连,集电极一方面与三极管Q8的基极相连,另一方面经电阻R48连接至模拟地;
三极管Q8的集电极作为整个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从机MCU,并连接有一上拉电阻R43,发射极则连接至模拟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BUS从机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路还包括一恒流源电路(2-2),其一端同时与mbuss点和电容C6相连,另一端连接至模拟地,用于为电容C6的放电提供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BUS从机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源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Q5,其中,
三极管Q1的基极一方面经电阻R5后同时与mbuss点、电容C6和Q1的集电极相连,另一方面直接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发射极一方面经电阻R38与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另一方面经电阻R38和R44连接至模拟地;
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直接连接至模拟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BUS从机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和Q5均采用型号为BC817-40LT1的NPN型三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M-BUS从机通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3)包括用于与M-BUS总线相连的接口MBUS、整流桥AB1和稳压器U1,其中接口MBUS两端并接有一TVS管,并与整流桥AB1的输入端相连,整流桥AB1输出端的正极一方面经半导体二极管U7与稳压器U1的输入端相连,另一方面与mbuss点相连,整流桥AB1输出端的负极连接至模拟地,所述半导体二极管U7的输出端与模拟地之间分别并接有电容C4和C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09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空警报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RFID的电子公交站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