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氧化钛光触媒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7206.9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7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1/06 | 分类号: | B01J21/06;B01J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龟山***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触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钛光触媒的结构。
背景技术
所谓光触媒,就是经过光的照射,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物质。目前可用来作为光触媒的物质有二氧化钛等氧化物,其中二氧化钛因为具有强大的氧化能力,高化学稳定度,及无毒的特性,最常被使用来做为光触媒的物质。光触媒可用于处理空气中低浓度的有害化学物质,本身不会释出有害物质,因此是极佳的环境净化用触媒。光触媒具有消臭、杀菌、抗菌、防污和除去有害物质等功能,但目前的光触媒于365nm紫外光下抗菌效果有限,于无紫外光的环境下无抗菌效果。
二氧化钛的结晶构造有正方晶系的金红石(rutile)型、锐钛矿(anatase)型及属于斜方晶系的板钛矿(brookite)型3种。其中只有锐钛矿结构具光触媒的效果。光催化处理程序的光分解机制是藉由紫外光或太阳光激发光触媒,使触媒产生电子与电洞,藉以氧化表面吸附的物质,进而将表面吸附的物质分解为小分子。以二氧化钛为例,二氧化钛吸收光产生电子及电洞,此电洞具有相当强的氧化能力,可以将吸附在二氧化钛表面的污染物分子直接氧化使其分解,或者将吸附于物质表面的水分子氧化为氢氧自由基。原本大分子的污染物,经由光触媒反应将大分子裂解,达到将污染物清除的目的。
光触媒被广泛地研究,并应用在环保、能源、杀菌、自我洁净等方面。TiO2经发现照光后会分解水产生H2及O2,越来越多人投入TiO2光催化性质相关的研究,并致力于各种可能的改质方法,以提高TiO2光触媒的效果。
二氧化钛可以制作成粉体直接投入废水中,也可以涂布于基材表面,藉紫外光的照射加速分解水和空气中的有机物质,但是会面临如何回收粉体,及触媒的表面积能否完全接受到紫外光的照射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将二氧化钛做成薄膜,以提高二氧化钛的暴露面积增加光催化效果,这样不但能解决上述问题,同时更增加二氧化钛光触媒的用途。
一般使用的光触媒系圆球形的二氧化钛,当薄膜由二氧化钛圆球形组成时,其中间的空隙较大,且圆球形二氧化钛的光触媒活性较差。因此,研究如何增进光触媒薄膜的性能仍有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钛光触媒的结构,其中二氧化钛薄膜包含二氧化钛椭圆球形颗粒,二氧化钛颗粒为椭圆球形时,其中间的空隙较少,因此单位体积内二氧化钛的量增加,可提升整体去污和自洁的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氧化钛光触媒结构,包含一载体及形成在该载体上的二氧化钛薄膜,其中该二氧化钛薄膜包含二氧化钛椭圆球形颗粒。
上述的二氧化钛光触媒结构,其中该二氧化钛椭圆球形颗粒的长轴为10至15纳米、短轴为3至6纳米。
上述的二氧化钛光触媒结构,其中该二氧化钛薄膜的厚度小于1毫米。
上述的二氧化钛光触媒结构,其中该载体为玻璃、石材、磁砖或透明的塑胶材料。
相较于传统使用的二氧化钛光触媒圆球形颗粒,本实用新型用于形成光触媒薄膜的二氧化钛椭圆球形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空隙较少,因此单位体积内二氧化钛的量增加,可提升整体去污和自洁的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二氧化钛光触媒的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及
图2本实用新型二氧化钛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载体
2光触媒薄膜
22二氧化钛椭圆球形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72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度调节器
- 下一篇: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化学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