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扬声系统整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36301.7 | 申请日: | 2014-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0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苏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新平 |
| 主分类号: | H04R1/32 | 分类号: | H04R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土***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扬声 系统 整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扬声系统整合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能够精准地控制音源扩散的方向及自动地对开角进行调整的扬声系统整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与精神的享受不虞匮乏,在精神享受方面,最为广泛的便是聆听音乐,而聆听音乐最为高级的便是音响组,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极重要的角色及地位。国内在近几年来由于声光娱乐业界蓬勃发展,音响组更是不可或缺的声音输出设备,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一般而言,喇叭在实际应用时通常会借助呈矩形状的音箱外壳共同配置,以使音响的组合更加系统化。然而,时下在大型演唱会或剧院所使用的音响配备却存有诸多待改进的弊端,例如就一般被大型演唱广为使用的喇叭而言,几个配置有喇叭的音箱会被垂直吊装组立于空中作为音源以向下方区域扩散。这种吊装的音箱在组立时需相互枢设于其中一端,并将枢设点设置于音箱内侧,使音箱的另一端自然形成一稳固的开角,以增加整体音源的扩散范围。然而,此类将枢设点内缩的设置虽然有助于开角的形成,但此开角是已固定且无法进一步缩小,因此,音源扩散的方向往往会因这种开角设计而受到限制,无法能够精准地控制音源扩散的方向。此外,当吊装完成至定位后,还需要现场人员再针对开角的角度进行手动地调整,费时且费力不符合经济效益。
有鉴于此,由于现有的音箱在机构设计方面不能达到完美,确实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改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是根据从事该项业务多年的经验而了解到以往所使用的音箱仍存在上述弊端并尝试找出其问题症结所在,经详加设计出 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扬声系统整合装置,该装置可精准地控制音源扩散的方向,达到较佳的输出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扬声系统整合装置,该装置能够通过自动定位机构,以自动地对开角进行调整,达到省时又省力,符合产业上的利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扬声系统整合装置包括一喇叭音箱装置及一吊架单元,其中该喇叭音箱装置,具有低、中、高全频音效,其至少包含第一喇叭音箱及第二喇叭音箱。该吊架单元设置在该喇叭音箱装置的至少一侧,至少包含能够层迭的第一吊架及第二吊架以及位于第一吊架及第二吊架之间的自动定位机构;其中第一吊架具有一第一内框及一第一外框,该第一外框则架设于该第一内框的表面,该第一吊架上设有轴接孔,该轴接孔位于该第一吊架及该第二吊架层迭交接的轴线上;该第二吊架,能够与该第一吊架层迭,具有第二内框及第二外框,该第二外框则架设于该第二内框的表面,该第二吊架枢设于该第一吊架的轴接孔,该第二吊架相对移动在该第一吊架而在两者间形成一开角;该自动定位机构设在该开角处以提供该开角的角度调整。该自动定位机构包含凸部、抵扣臂、弹簧机构、定位臂,该凸部设于该第一吊架;该抵扣臂设于该第一吊架并位于该凸部下方;该弹簧机构设置于该凸部与该抵扣臂之间并弹性连接该凸部及该抵扣臂;该定位臂横跨于该第一吊架与该第二吊架之间且其上端与该抵扣臂相接,该定位臂的下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并在相对这些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内框及第二外框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孔,这些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以一插销锁固;因此,位于该第一吊架及该第二吊架层迭交接的轴线上的该轴接孔提供该开角适当角度的调整而能够精准地控制音源扩散的方向,达到较佳的输出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扬声系统整合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扬声系统整合装置的局部分解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扬声系统整合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扬声系统整合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扬声系统整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扬声系统整合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扬声系统整合装置 1 吊架单元 4
壳体 5 盖体 6
保护装置 9 第一喇叭音箱 21
第二喇叭音箱 22 第一吊架 41
第二吊架 42 自动定位机构 43
按压部 44 弹簧机构 45
抵扣臂 46 定位臂 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新平,未经苏新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63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澄清池
- 下一篇:基于图像数据库和巡检机器人的设备故障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