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加工微型轴承套圈的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5898.3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7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光;汪国基;陈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陀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36 | 分类号: | B23B3/36;B23B5/00;B23B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1258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加工 微型 轴承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加工微型轴承套圈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加工轴承套圈需要经过多道车削工序,如车内孔、车外圆、车倒角、车滚道、车防尘槽等,由于各车削工序所使用的刀具各不相同,因此无法在一台车床上完成轴承套圈的所有车削工序。通常情况下,针对上述轴承套圈的车削工序,会安排多台车床进行加工。而各工序车床之间的物料转运,通常由人工完成。这种加工方式不仅增加了人力成本,而且加工效率较低,各工序车床之间的同步性较差,经常会出现有些工序的车床工作,而另一些工序的车床休息的情况,使得车床的设备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微型轴承套圈加工中存在工序分散、加工效率低、人力成本较高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加工微型轴承套圈的生产线,包括多台通过料道连接在一起的车床及设于生产线前端的圆盘上料机,在所述圆盘上料机与车床之间、相邻两车床之间均设有用于提升工件的提升机,所述车床包括床身、主轴、用于驱动所述主轴旋转的电机、自动上料机构、拖板机构、与所述拖板机构固定连接的接料机构及设于所述接料机构出口下端的震动圆盘机。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及相对所述固定支架在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的下端设有用于将工件压入车床夹紧装置的压件装置;所述活动支架的下部还设有与微型轴承套圈相适应的容料腔,所述容料腔具有与所述料道连通的入口及与所述主轴对应的出口;所述料道倾斜设置,所述料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进入所述容料腔的工件数量的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包括支撑板、成对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调节板、横杆及成对设置于所述横杆上的挡杆;所述横杆的中心与所述支撑板旋转连接,一对所述挡杆分别设置于所述横杆中心的两侧且与所述横杆铰接,一对所述挡杆在竖直方向上分别穿过一对所述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挡杆之间的距离与微型轴承套圈的直径相匹配;所述横杆远离所述活动支架的一端还设有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弹性部件;所述活动支架上还设有在下行过程中用于按压所述横杆上靠近所述活动支架一端的触发装置及在下行至最低处时用于触发所述压件装置触发开关的触发杆。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支架相对所述固定支架上下滑动的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活塞缸与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固定支架上端的挡块,与所述活动支架上端的副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挡块与所述副支架之间还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活塞杆上,所述触发杆设置于副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压件装置包括用于将工件推入主轴的推料器、与所述推料器连接的推杆及用于驱动所述推杆的驱动装置,所述推料器与所述推杆采用球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推杆之间还设有导向板,所述推杆通过弹簧片与所述导向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通过前轴承组与后轴承组与主轴箱体连接,所述主轴为空心轴结构,所述主轴的前端还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围绕主轴轴线均匀分布的多个夹爪、与所述夹爪外侧固定连接的弹簧夹头及固定设置的夹头组合件,所述夹头组合件的内侧设有内锥面,所述弹簧夹头的外侧设有与所述内锥面相匹配的外锥面,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弹簧夹头相对所述夹头组合件轴向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穿过所述主轴内部的空心拉管,所述空心拉管为空心轴结构,所述空心拉管前端与所述弹簧夹头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拉管的尾端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空心拉管轴向移动的驱动结构;所述前轴承组采用两个角接触球轴承背对背组合,所述后轴承组由一个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组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穿过所述空心拉管的排屑管,所述排屑管的前端与端面支撑连接,所述排屑管与端面支撑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空心拉管的前端还设有径向支撑,所述径向支撑与所述弹簧夹头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拉管通过拉环与所述径向支撑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结构为中空回转油缸,所述中空回转油缸的活动内圈设有内螺纹,所述空心拉管的尾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应的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陀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陀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58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卧式车床的集屑盒
- 下一篇:一种三维多孔金属材料烧结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