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品加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3928.7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1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苟晓琴;王兵;杨士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坤元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品加工机使用时发现,其只能进行多种物料一步搅拌,有些物料需要先搅拌的情况下,就需要多台食品加工机配合工作,非常麻烦,效率较差;并且现有装置中转轴均为连续周向旋转,转速过快造成运转不稳定,噪声较大,且由于转轴为连续周向旋转,导致食品运动剧烈,影响产品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食品加工机。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工作腔、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一搅棒组、第二传动轴、第二搅棒组、压紧轴第二电机、搅拌器、第一入料管和第二入料管;所述工作腔左部设有搅拌器;所述第二电机以皮带连接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安装有第二搅棒组;所述工作腔右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压紧轴的两端设置于固定板上,且压紧轴抵压于齿条上;所述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齿轮固接在第一传动轴右端;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第一搅棒组。
优选的,所述第一入料管和第二入料管均通过连通管与搅拌器连通。
优选的,所述所述的第一电动机连接有减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食品加工机通过搅拌器搅拌,之后放入工作腔进行搅拌加工,降低了转轴的旋转速度,运行更加稳定、缓慢,降低了运行噪声,反复变向搅拌更充分,将传统转轴周向连续旋转改进为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旋转,运行更加稳定、缓慢,降低了运行噪声,反复变向搅拌更充分,提高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工作腔17、第一传动轴7、第一搅棒组6、减速器18、第二传动轴13、第二搅棒组14、第二电机15、第一电机12、搅拌器4、第一入料管1、第二入料管2、入料口5和出料口16;所述工作腔17左部设有搅拌器4;所述第一入料管1和第二入料管2均通过连通管3与搅拌器4连通;所述搅拌器4与工作腔17连通;所述第二电机15以皮带连接第二传动轴13;所述第二传动轴13上安装有第二搅棒组14;所述工作腔17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入料口5和开料口,所述工作腔17右部设有第二电机15,所述两个固定板8和压紧轴19,压紧轴19的两端置于固定板8上,且压紧轴19抵压于齿条9上,通过齿条9与齿轮10相互啮合;所述齿轮10固接与第一传动轴7右端;所述第一传动轴7上设有第一搅棒组6;
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棒组6和第二搅棒组14选用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开动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5,将食品所需配料分别在第一入料管1和第二入料管2导入,配料从第一入料管1和第二入料管2进入连通管3后进入搅拌器4,在搅拌器4内第二传动轴13上的第二搅棒组14的搅动下,通往工作腔17内,将食品从入料口5导入工作腔17;第二电机15连接减速器18,,与齿条9啮合的齿轮10在齿条9的驱动下做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旋转,从而实现齿轮10在相同角度方位内做往复旋转,实现对工作腔内的食品的反复变向搅拌,转轴2转速较慢,目‘运行平稳减速器18带动曲柄11再带动齿条9,齿条9和齿轮10相啮合带动第一传动轴7搅动,此时食品与配料再次在工作腔17由于第一搅棒组运作,食品和配料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搅动,然后在出料口16落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坤元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市坤元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3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粗煤气除灰系统
- 下一篇:低高温结合常压粉煤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