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喘振测量结构及压缩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33867.4 | 申请日: | 2014-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1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殷洪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能源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F04D29/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朱俊跃 |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结构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测量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喘振测量结构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离心压缩机的喘振检测方式有3种:
1,检测电流:根据喘振时电流值会突然下降这一现象,监控电流值。当电流接近设定值时就认为已接近喘振点,进而进行调节,保护机器;
2,检测流量:喘振就是因流量过小气流无法充满叶片造成的气流倒灌现象。现有的方法是监控气流流量值,保证机器在喘振流量点上运行,从而保护了机器;
3,压差监控:压差监控的原理是喘振发生时,由于气流失速,造成气流压力急剧下降,而在前期的症状就是气流压力的波动。压差检测就是在气流发生异动时提前做出警示,采取措施保护设备。
但是采用以上方式检测喘振,主要存在着以下缺点:
1,检测电流:电流值检测不属于直接对气流进行检测,中间影响电流值的因素较多。因此容易造成误判,检测精确度不高;
2,流量检测:流量监测需要配备流量计以及相应的管道,因此增加了设备成本;
3,压差检测:压差检测需采购一套压差变送器,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叶开度与压力对压缩机的喘振进行检测,无需另加设备,检测进度高、控制难度低,同时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喘振测量结构,适用于压缩机的喘振测量,所述压缩机上设有导叶,所述喘振测量结构包括测量所述导叶的开度的导叶开度测量模块、测量通过所述导叶的气流压力的压力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导叶开度测量模块设于所述导叶上,所述压力测量模块设于所述压缩机上,所述导叶测量模块和所述压力测量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压力测量模块测量的压力和所述导叶开度测量模块测量的压力计算出通过所述导叶的气流流量,并判断出是否发生喘振。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中还包括编辑不同导叶开度下通过导叶的压力和流量的性能曲线的编辑模块。
优选的,所述编辑模块中还包括预设的防喘振线。
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编辑模块中的防喘振线判断是否发生喘振。
优选的,所述编辑模块中的性能曲线中的导叶开度包括10%~100%。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为离心压缩机。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如上述的喘振测量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有:
1,由于压缩机的导叶开度与压力本身均有测量,因此无需另加设备,减少了成本支出;
2,直接对不同导叶(IGV)开度下的压力进行监控,检测进度高;
3,控制模块只需对压力进行编程,减少控制难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性能曲线图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导叶开度测量模块、2为压力测量模块、3为控制模块、4为防喘振线、5为实测喘振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具体阐释。
如图1和2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喘振测量结构,适用于压缩机的喘振测量,压缩机上设有导叶。
喘振测量结构包括测量导叶的开度的导叶开度测量模块1、测量通过导叶的气流压力的压力测量模块2和控制模块3。导叶开度测量模块1设于导叶上,压力测量模块2设于压缩机上。导叶测量模块1和压力测量模块2与控制模块3相连。控制模块3通过压力测量模块2测量的压力和导叶开度测量模块1测量的压力计算出通过导叶的气流流量,并判断出是否发生喘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导叶开度与压力对压缩机的喘振进行检测,无需另加设备,检测进度高、控制难度低,同时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能源重工有限公司,未经三一能源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38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面扫描式溢油监测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