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石机的蜗轮牵引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3695.0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4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敏;熊耀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海恩德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7/00 | 分类号: | B28D7/00;B28D1/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6234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石机 蜗轮 牵引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石机的蜗轮牵引台车,尤其是指一种承重性能好的切石机的蜗轮牵引台车。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切石机的蜗轮牵引台车主要包括下台车10、上台车20、横向轨道30、电机40、牵引机构50和四个滚轮60;所述滚轮60分布于下台车10的底面四角,并与横向轨道30的槽钢滚动配合,在电机40及牵引机构50的驱动牵引下,所述下台车10通过滚轮60可在横向轨道30上横向移动;所述上台车20设置于下台车10上方,用于承载石材;在切割石材时,石材固定于上台车20上,通过电机40及牵引机构50的驱动牵引,该下台车10在横向轨道30上移动至切割装置处,通过切割装置来进行切割,而切割好的石材再从台车卸下。
但是,现有的蜗轮牵引台车在下台车10的底面每一承重位置设置单个滚轮60,当石材重量过重,石材重量压力通过下台车10转接于所述滚轮60上,而单一滚轮60设计,使得滚轮60的强度不高且承重能力低,容易因受力过大而变形;在长期移动过程中,由于滚轮60的承重能力低,而使得整个台车的承重能力降低,而且台车本身也会因滚轮损坏而停止工作,影响切石机的工作效率。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蜗轮牵引台车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石机的蜗轮牵引台车,其可提升两个滚轮的承重能力且可调整两个滚轮平衡承重,进而提高整个台车的承重能力,使得切石工作顺畅进行。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切石机的蜗轮牵引台车,包括牵引台车主体及设置于牵引台车主体下方的四组滚轮组;每一所述滚轮组包括固定于牵引台车主体下方的枢接座和两个滚轮;两所述滚轮对称设置于所述枢接座上,并沿轨道方向排布。
所述枢接座包括有一轮架,所述轮架具有两个沿轨道方向平行设置的横向支架及一连接两横向支架中部的纵向支架,两所述滚轮纵向架设于两横向支架之间并位于纵向支架两侧。
所述横向支架两端成型有开口朝下的限位槽,所述滚轮设有轮轴,所述轮轴两端固定于所限位槽内。
所述限位槽槽底设有贯通至横向支架顶面的螺孔;所述轮轴两端设有锁接孔;所述轮轴通过两螺丝穿过轮轴两端的锁接孔、螺孔锁固于横向支架上。
所述滚轮组还包括有一纵向轴杆,且两端设有锁固孔;所述纵向支架设有可供纵向轴杆贯穿的纵向轴孔;枢接座还包括有一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具有两设置于牵引台车下方的平行固定支架,每一固定支架的中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纵向轴杆穿置于轮架,并由两锁杆分别穿过纵向轴杆两端的锁固孔、固定孔并锁固于固定支架上。
所述两轮轴以纵向轴杆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对称设置。
所述固定座在固定支架下方设置有两限制纵向轴杆位移的限位块。
每一所述横向支架的顶面设置有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位于两螺孔之间;所述加强板为等腰梯形。
所述纵向轴杆的顶点形成一与固定支架底面平行的第一平面。
所述轮轴的顶点形成一与横向支架的限位槽槽底平行的第二平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切石机的蜗轮牵引台车在下台车的底面每一承重位置设置一滚轮组,每一滚轮组固设两个滚轮,即石材重量压力通过枢接座有效地转接于所述两滚轮上,两滚轮可分散石材重量压力,避免单一滚轮受力过大而变形,可大幅度提升滚轮的承重能力,且两个滚轮对称设置可调整两个滚轮平衡承重,进而提高整个台车的承重能力,使得切石工作顺畅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切石机的蜗轮牵引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切石机的蜗轮牵引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滚轮组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滚轮组结构的组合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滚轮组结构的组合示意图一。
符号说明
下台车1上台车2 横向轨道3
电机4牵引机构5 滚轮组6
固定座61 固定支架611 固定孔612
限位块613轮架62横向支架621
纵向支架622限位槽623 螺孔624
纵向轴孔625加强板626 纵向轴杆63
锁固孔631第一平面632 滚轮64
环槽641轮轴孔642 轮轴65
锁接孔651第二平面652 。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海恩德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海恩德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3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