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车载对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2628.7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4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庆林;魏新波;苏礼勇;王兵;魏理俊;王华;刘海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琪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车载 对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对讲机,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性能卓越的改进型车载对讲机。
背景技术
车载对讲机距离远,组网应用距离更远,因此广泛应用在交通运输、社会服务业、救灾抢险、森林防火、应急通信等多个行业,是一种重要的无线通信工具。
汽车上电磁环境复杂,极大影响了车载对讲机的使用性能和使用体验,且不同汽车的电磁环境也不尽相同。电磁干扰一般包括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干扰信号,汽车上的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信号,车载对讲机通过天线终端发出去的无线射频反馈回来的信号,以及从电源输入线传导来的外部干扰信号,以上各种干扰信号经电源输入线传导到车载对讲机干扰其正常工作,产生不必要的噪声;另外车载对讲机自身产生的射频干扰信号也会经电源输入线传导出去干扰汽车上的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现有车载对讲机汽车电源输入电磁干扰抑制,通常在电源输入线接到电路板上的正负极末端进行,即在电路板上正负极输入端的走线上串接磁珠,但是磁珠因为其尺寸大小限制了磁通量大小,对于高频干扰抑制效果不够彻底,造成对车载对讲机还是有较大的干扰。
车载对讲机的射频功率大,极易造成各种射频干扰自身的电路,特别是当天线失配的时候,实际使用中天线损坏失配造成反射功率大,干扰车载对讲机和损坏末级功率管的情况常有发生。
汽车电源电压波动较大,经常电源输入电压过高造成车载对讲机损坏,车载对讲机的额定电压为13.8V,而大货车的电瓶电压是24V,经常出现用在大货车时没有做24V到13.8V的降压,直接将24V接在车载对讲机引起车载对讲机烧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车载对讲机,其能有效降低汽车上的各种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保证车载对讲机之间的通话清晰并优化各种射频指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车载对讲机,其能有效提高了车载对讲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提高用户满意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车载对讲机,包括主机和手咪,所述主机包括铝合金外壳及设置于铝合金外壳内的主机电路;所述主机电路包括PCB板和设置于PCB板上的电路部分,电路部分包括天线端口、低通滤波器、收发射频开关、发射单元、接收单元、VCO和PLL频率合成器单元、音频和信令处理单元、音频功率放大器单元、扬声器、APC自动功率控制单元、显示单元、微处理器、D/A处理器、电源单元和接地系统;
所述电源单元的正负极电源输入线上分别穿套有至少两个铁氧体磁环;
所述天线端口具有天线转接头,所述铝合金外壳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天线转接头穿设于此安装孔内并通过一法兰盘配合螺丝锁在所述铝合金外壳上;所述天线转接头伸入所述铝合金外壳内的一端套设有接地套,此接地套具有两个接地片,此两个接地片分设于所述天线转接头相应端的两侧并分别通过螺丝锁在电路板地网铜箔上,所述天线转接头上的一接地引脚与所述接地套焊接在一起,电路板地网铜箔通过所述接地套、所述天线转接头的所述接地引脚、所述法兰盘及用于锁所述法兰盘的螺丝与所述铝合金外壳相连接形成共地;
所述扬声器上覆盖有防磁盖;
所述APC自动功率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低通滤波器的信号反馈端,所述APC自动功率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发射单元的控制端,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经所述D/A转换器连接至所述APC自动功率控制单元的控制端。
所述发射单元具有推动功率管和末级功率放大管,所述推动功率管、所述末级功率放大管和所述VCO和PLL频率合成器单元均于所述PCB板上良好接地;且所述推动功率管上覆设有屏蔽盖,所述末级功率放大管上覆设有纯铜镀银的上盖;所述VCO和PLL频率合成器单元中的VCO电路部分外围设有屏蔽框,其上罩设有屏蔽罩。
所述收发射频开关采用东芝高性能射频开关二极管,型号为JDP2S12CR。
所述主机电路的电路部分还包括温控保护单元,所述温控保护单元具有负温度系数电阻和热传导温度控制电路,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安装于所述PCB板上靠近所述发射单元的末级功率放大管的位置,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连接于所述热传导温度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热传导温度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APC自动功率控制单元的控制端。
所述显示单元中的LCD背光照明驱动电路采用恒流驱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琪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琪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2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