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嵌入式感应识别棋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1847.3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9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郝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越诚宏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G06K1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李淑惠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 感应 识别 棋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娱乐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感应识别的棋子,特别是一种军棋或四国军棋智能识别棋子。
背景技术
军棋以及四国军棋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四国军棋,它是由对面两家配合迎战另外两人,因此大大丰富了原有两人军棋的技战术技巧与乐趣,并逐渐流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四国军棋逐步进入了网络时代,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网上在线对弈,因此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四国大战之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对虚拟网络中的游戏感到厌烦,有一种回归现实的冲动。而现实中传统的军棋以及四国军棋的形式过于呆板,同时又需要专人负责裁判,因此,传统的军棋以及四国军棋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国专利ZL2008100716196号公开了一种《军棋电子裁判方法》,该方法是“在用以放置双方棋子的两棋位槽内分别布设一组弹性触头组(A1)、(A2),弹性触头组(A1)由中断检测触头(B1)、(C1)以及一组编码检测触头(D1)组成,弹性触头组(A2)由中断检测触头(B2)、(C2)以及一组编码检测触头(D2)组成,对应于棋子的不同身份在其棋面的不同位置开设小孔,以在棋子置入棋位槽时编码检测触头或被按下或深入小孔中,各弹性触头分别于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触发信号输入端相连接”。由此可见,该方法涉及的棋子的结构比较复杂,裁判方法也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嵌入式感应识别棋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嵌入式感应识别棋子,包括棋子本体,棋子本体内部嵌入一个RFID标签(或称射频识别标签)。
所述的棋子本体可以由上半部和下半部两部分贴合而成,在其中上半部或下半部的内侧表面开有一个凹槽,凹槽内嵌入一个RFID标签。
所述棋子本体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内侧可以分别通过燕尾槽和燕尾形凸起嵌合在一起。上半部和下半部也可以直接粘接在一起。
所述棋子本体还可以在一侧开有一个凹槽,凹槽内嵌入一个RFID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嵌入式感应识别棋子采用最新科技手段即射频识别技术RFID为实现智能识别裁判的各种棋类提供配套的棋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嵌入式感应识别棋子结构简单,只需在普通棋子的内部嵌入一个RFID标签,该棋子就可以和各种棋类的智能识别裁判系统中的RFID读写器配合,实现自动识别和裁判。
附图说明
图1是嵌入式感应识别棋子外形示意图;
图2是嵌入式感应识别棋子的内部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嵌入式感应识别棋子外形示意图。
图中,1棋子本体,1-1棋子上半部,1-2棋子下半部,1-3棋子内的凹槽,1-4RFID标签,2凹槽,3 RFID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嵌入式感应识别棋子,包括棋子本体1,棋子本体内部嵌入一个RFID标签(或称射频识别标签,或电子标签)。具体结构参见图2,该棋子本体由棋子上半部1-1和棋子下半部1-2两部分构成,在其中下半部1-2(或者上半部)的内侧表面开有一个凹槽1-3,凹槽内嵌入一个RFID标签1-4。
所述棋子本体的上半部1-1内侧开有一个燕尾槽,下半部1-2内侧做成与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形凸起,棋子本体的上半部和下半部通过燕尾槽和燕尾形凸起嵌合在一起。
上半部和下半部也可以直接粘接在一起。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嵌入式感应识别棋子,在所述棋子本体1的一侧(如图中显示为上侧)开有一个凹槽2,凹槽2内嵌入一个RFID标签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嵌入式感应识别棋子内部嵌入一个RFID标签,该RFID标签内存储用于表明棋子唯一身份的识别码,该棋子与各种棋类的智能识别裁判系统中的RFID读写器配合,可以实现自动识别和裁判。
所述的嵌入式感应识别棋子既可以是军棋,四国军棋,也可以是中国象棋或国际象棋等各种棋类的棋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越诚宏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越诚宏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18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除工程桩非有效段侧摩阻的超长双套筒
- 下一篇:安全防盗型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