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瘫痪下肢外旋矫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1199.1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英;李菲;刘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王汛琳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瘫痪 下肢 矫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康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瘫痪下肢外旋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瘫痪病人的良肢位是从治疗的角度考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对抑制痉挛模式、防止髋关节外旋、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都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在良肢位的摆放过程中,通常使用软枕来保持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体位,但临床实施过程中下肢仅仅依靠软枕是远远达不到理想的体位的。因此,我们根据下肢瘫痪后的状态,设计了一种瘫痪下肢外旋矫正装置来实现抑制异常运动的模式,以达到辅助康复治疗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满足安全与妥善固定需求的康复矫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矫正本体,所述矫正本体的中部设置有一长方形的膝关节下衬垫,所述矫正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矫正固定带,所述膝关节下衬垫与矫正本体垂直,所述固定带的固定端通过固定带固定钉固定在矫正本体的背部,开放端上设有固定带粘胶,与矫正本体背部对应的另一侧上的粘胶固定处相连接。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矫正本体为一梯形装置。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矫正本体和膝关节下衬垫取用普通泡沫材质制成,矫正本体和膝关节下衬垫的表面都包裹有一层海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方法简便,方便医护人员及照顾者使用。
2、可抑制异常运动的体位,有利于瘫痪患者早期运动康复。
3、本实用新型包裹的海绵衬垫可使患者舒适,避免固定时压疮的形成,杜绝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4、避免下肢外旋,有利于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5、适合临床神经内、外科、骨科、康复科、小儿脑瘫病房普遍使用,有较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瘫痪下肢外旋矫正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一种瘫痪下肢外旋矫正装置包括矫正本体1,所述矫正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一长方形的膝关节下衬垫3,所述矫正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矫正固定带,所述膝关节下衬垫与矫正本体垂直,所述固定带的固定端通过固定带固定钉固定在矫正本体的背部,开放端上设有固定带粘胶,与矫正本体背部对应的另一侧上的粘胶固定处相连接。
患者平卧时,将本装置置于患者两腿间,膝关节下衬垫置于患者的膝关节处,矫正本体上端置于膝关节上方,矫正本体下端放置于膝关节下方;放置完毕后,将矫正本体1上端的固定带横向绕过患者的腿部,使固定带上的固定带粘胶处4与上方对应的固定带固定钉5相连接,再将矫正本体1下端的固定带横向绕过患者腿部,使固定带上的固定带粘胶处4与下方对应的固定带固定钉5相连接;患者侧卧时,则撤离该装置。
一般情况下,人在平卧时两腿是分开的,两腿之间形成了一个夹角,因此梯形更适合腿部的摆放,使患者更舒适,所以将矫正本体做成了一个梯形装置。
矫正本体1的表面包裹一层海绵,固定状态时可保护双膝关节内侧的皮肤,使患者舒适,避免压疮的发生。膝关节下衬垫3的表面同样垫有一层海绵衬垫,可使膝关节固定后呈稍屈曲状,避免膝关节过伸,便于后期下肢功能的恢复,同时可使留置的导尿管从膝关节下的空隙处穿出,利于尿液的引流与管道的固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11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冻、冷藏展示柜的开关面板结构
- 下一篇:电容器电极引出组合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