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生植物生态浮床沉水种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0973.7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8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刚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生植物 生态 浮床沉水 种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体生态修复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生植物生态浮床沉水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日益严重,生态修复净化水体成为各地的首选,对于浅水位的地方可以采用湿地水生植物净化的方法,而较深水位的河流湖泊中央,多采用人工生态浮床栽培水生植物净化的方法。目前人工生态浮床普遍使用泡沫塑料板等漂浮板上开种植槽种植水生植物,只能种植挺水植物,但由于种植槽容积很小,所盛放的基质很少,植物根系浅、植物难以生长良好,极易发生倒伏,更无法种植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净化水质的效率远远大于挺水植物,但沉水植物的生长必须依靠水下光合作用,而水深和水体的透光性为限制性关键因子,在水下光照不足的浑浊及深水区域,沉水植物很难生长。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兼顾挺水和沉水植物生长的生态浮床系统。另外,由于很多河流存在干旱季节水位下降,汛期水位暴涨、水流湍急等现象,需要一种便于拆装移动的生态浮床,以便在汛期移走,离开主河道,避免妨碍行洪并保存水生植物等。CN203498166公开了一种沉水植物网箱,采用类似渔网的材料围成的网箱培育沉水植物,缺点是不便于拆装移动,且网眼很小,阻碍鱼类进入吞食水草,过剩的植物体如果不打捞出水会死亡腐烂造成二次污染。CN201817330公开了用于挺水—沉水植物立体复合种植的棋盘格式浮箱,同样存在箱体很大,不便移动,且水面上的棋盘格式浮箱会遮光,严重影响水面下沉水植物的光和作用,导致其死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水生植物生态浮床沉水种植系统,由漂浮支撑框、沉水种植筐、系索及岸上锚固桩等组成,本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一、结构牢固,抗风浪,耐磨损,便于拆装移动,在洪水来袭时可以及时转移出泄洪河道;
二、种植筐悬吊于漂浮支撑框下,浸没在水面下的水体中,所处的水深非常合适各种水生植物的生长,挺水植物会很快生长高出水面,浮叶植物的根与浮叶的距离也很合适,沉水植物所依赖的水面光照强度非常好,水体中的溶解O2和CO2都能很丰富。
三、种植筐的底及侧壁下部开设有细小的孔隙,筐内装填种植基质不会漏出来,并且保证了基质与筐外水体间物质的交换与传输,基质上可以种植多种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等,增加水体净化的效率;
四、种植筐上部及盖上设计大的孔洞,使得旺盛生长的水生植物可以伸展到筐外,被各种水生动物取食消耗,避免了水生植物大量过剩、腐烂对水体造成的二次污染。筐内的水生植物由于筐体壁笼的保护不能被大量取食,得以可靠保留,成为繁殖的种子材料,持续不断地生长,持续不断地净化水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生植物生态浮床沉水种植系统,包括由空心管道首尾闭合而成的漂浮支撑框,沉水种植筐、系索及岸上锚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支撑框闭合空心管道中间设置若干实心隔离节,实心隔离节中筑埋有拉环,实心隔离节有直接型、三接型、四接型及弯头型等;漂浮框之间依靠拉环和登山扣连接,漂浮框与沉水种植筐之间、漂浮框与岸上锚固桩之间依靠所述系索连接,所述沉水种植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笼状结构,由筐底、侧壁及可以打开的活动筐盖组成,依靠系索悬吊在漂浮框下浸没于水体中,筐底及侧壁的下部开有较小的孔隙,筐盖及侧壁的上部开设有较大的孔洞,框内设置种植基质并种植有水生植物。
优选地,所述漂浮支撑框是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空心管道通过实心隔离节连接成的多边形或“田”字形。
优选地,所述沉水种植筐的筐底及侧壁下部的孔隙尺寸为宽0.5—2mm,长2—10mm的缝隙;筐盖及侧壁上部的较大孔洞的尺寸为宽10—30mm,长20—100mm,筐内铺设的种植基质为所处水域的底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漂浮框水平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刚,未经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09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净化装置
- 下一篇:臭氧催化氧化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