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30865.X | 申请日: | 2014-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3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洪国元;汪建华;吴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中宏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247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助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加和工业经济的告诉发展,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焚烧炉的普及程度也愈广,焚烧炉工作时需要大量空气中的氧气作为燃烧介质,传统的焚烧炉直接通过开放式通风口获取氧气,造成氧气供应方向单一且不足,导致燃烧不彻底,而且产生的毒害气体也会直接进入大气造成严重污染。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助燃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助燃装置,来解决空气供应不足导致燃烧不彻底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助燃装置,包含炉身、鼓风机、送风管道和燃烧室,包括密封钢板、耐火墙、密封室、助燃管道,所述的密封钢板位于炉身左右两侧,二者焊接相连,其形状是矩形,所述的耐火墙位于燃烧室内侧,二者胶连相连,其形状是矩形,所述的密封 室位于密封钢板和耐火墙之间,所述的助燃管道位于耐火墙内侧,二者胶连相连,其是由若干圆柱形空心钢管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密封钢板中心处还设有充气口,其形状是圆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充气口四周还设有凹槽。
进一步,所述的凹槽内还有密封胶条。
进一步,所述的密封室四周还设有石棉密封条。
进一步,所述的密封室还设有风向导流片,其是若干矩形铁片,其和密封钢板焊接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助燃装置,鼓风机向送风管道进行持续送气,空气通过密封钢板上的充气口进入密封室,密封室内的风向导流片呈扇形分布,使得空气可以均匀的向耐火墙上的送气管道进行供气,因为助燃装置是左右对称分布的,使得燃烧室的空气形成循环对流,保证高效彻底燃烧,而且密封钢板送气口周边的密封胶条,密封室四周的石棉密封条,耐火墙是由耐火砖和耐火水泥构成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这些都使得内部燃烧的气体只能够从设定管道排出,不会发生泄漏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助燃装置剖视图
图2是助燃装置放大剖视图
炉身 1 鼓风机 2
送风管道 3 燃烧室 4
密封钢板 5 耐火墙 6
密封室 7 助燃管道 8
密封胶条 501 石棉密封条 701
风向导流片 70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所示,包括炉身1 、鼓风机2 、送风管道3、燃烧室4、密封钢板5、耐火墙6、密封室7、助燃管道8、密封胶条501、石棉密封条701、风向导流片702,所述的密封钢板5位于炉身1左右两侧,二者焊接相连,其形状是矩形,所述的耐火墙6位于燃烧室4内侧,二者胶连相连,其形状是矩形,所述的密封室7位于密封钢板5和耐火墙6之间,所述的助燃管道8位于耐火墙6内侧,二者胶连相连,其是由若干圆柱形空心钢管组成。进一步,所述的密封钢板5中心处还设有充气口,其形状是圆形通孔,所述的充气口四周还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内还有密封胶条501,所述的密封室7 四周还设有石棉密封条701,所述的密封室7还设有风向导流片702,其是若干矩形铁片,其和密封钢板5焊接相连,这种助燃装置,鼓风机2向送风管道3进行持续送气,空气通过密封钢板5上的充气口进入密封室7,密封室7内的风向导流片702呈扇形分布,使得空气可以均匀的向耐火墙6上的送气管道3进行供气,因为助燃装置是左右对称分布的,使得燃烧室4的空气形成循环对流,保证高效彻底燃烧,而且密封钢板5送气口周边的密封胶条501,密封室7四周的石棉密封条701,耐火墙6是由耐火砖和耐火水泥构成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这些都使得内部燃烧的气体只能够从设定管道排出,不会发生泄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中宏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池州中宏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08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煤电厂污泥掺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采用水草制备生物质颗粒的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