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形电喇叭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0685.1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0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高之虎;汪凯;戴祥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固久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2 | 分类号: | G10K9/1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252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形电喇叭。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车用长管形电控气喇叭,由底座、电磁气阀、膜片、锥形螺旋弹簧、后盖、长管形喇叭筒及安装支架组成,膜片设置在底座与后盖之间,并由锥形螺旋弹簧预压,电磁阀控制气源,当接通电源时,电磁气阀线圈通电打开阀门,气流进入喇叭承压腔,承压腔气压升高而推动膜片开启排气口排气,排气后气压下降,膜片在锥形弹簧的压力下又关闭排气口,这样周而复始开、闭排气口产生一定频率的脉冲气流通过长管形喇叭筒的放大即为比较响亮的喇叭声。
目前市场上,大多在大型卡车驾驶室顶上左右两边各装一只长管形电控气喇叭,由电源控制,气源驱动,该喇叭发音基频低,声压级高,发音传得较远,但由于使用气源驱动,增加了管线布置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的不足,并且克服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不影响喇叭声压级及发音音质的前提下,去除气源,直接使用电源驱动发音,降低管线布置难度的车用长管形电喇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形电喇叭,包括底座、与底座配合形成封闭内腔的罩壳、安装在底座上面的管形喇叭筒,所述底座与罩壳固定联接,管形喇叭筒与底座相互联接,底座固定有膜片,膜片设置有孔,孔内穿有中心螺钉,在中心螺钉朝喇叭内腔的一端上从外到内依次套有铁芯、衔铁和弹簧片,在膜片与底座连接处设置有底盘,铁芯通过螺栓螺母与底盘连为一体,铁芯衔接有线圈,底盘与弹簧片相连接,且连接处设有动断常闭触点。
所述铁芯与衔铁之间留有适量气隙。
所述膜片与底座之间形成一个空腔。
所述膜片、衔铁、弹簧片通过中心螺钉连为一体,且中心螺钉通过膜片、弹簧片与底盘连接固定,在中心螺钉朝喇叭内腔一端的端部设有电流螺母。
所述动断常闭触点由动触片和静触片组成,动触片的长度大于静触片,动触片和静触片上均设有一个触头,两个触头相抵,动触片上设有与动触片大小与长度相似的触点绝缘片,动触片与静触片相连接且触点绝缘片位于动触片与静触片中间,动触片能够相对于静触片弯曲活动。
所述动触片上的触点绝缘片抵在电流螺母上。
所述动触片与线圈通过导线连接,静触片、线圈的另一端与电源引线的导线相连接形成一个回路。
所述静触片与动触片上面并联有减小火花、保护触点的电容和电阻。
所述在底盘上面没有安装有动断常闭触点的一侧设置有用来消除喇叭上的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和触点不被损坏的消弧电阻。
所述管形喇叭筒上面套有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长管形电控气喇叭用长管形电喇叭来代替,取消了气源,降低了管线的布置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动断常闭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膜片,3.底盘,4.罩壳,5.动断常闭触点,6.弹簧片,7.电流螺母,8.中心螺钉,9.线圈,10.衔铁,11.铁芯,12.消弧电阻,13.固定螺钉,14.电源引线,15.管形喇叭筒,16.安装支架,17.电源正极,18.电源负极,19.电容,20.电阻,21.静触片,22.动触片,23.触头,24. 触点绝缘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固久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固久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06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高速冲槽机定心头
- 下一篇:一种报废定子拉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