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轮电动滑板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29699.1 | 申请日: | 2014-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8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钭子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群英车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5/027 | 分类号: | B62K5/027;B62K5/05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 地址: | 3214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轮 电动 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代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电力驱动的滑板车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滑板车结构形式单一,且部件较为繁多,生产、装配不方便,生产成本相对高。另外,大部分电动滑板车为二轮的结构,行驶速度较快时车头容易产生晃动,舒适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精简紧凑,装配方便,骑行舒适的电动滑板车。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三轮电动滑板车,包括有车架,安装在车架前部的两个前轮,安装在车架后部的一个后轮,安装在车架上后轮一侧的驱动装置,安装在车架中部的电源箱,以及安装在车架上方罩住电源箱、驱动装置和后轮的车壳。
所述的车架包括有一个车头连接管,固定焊接在车头连接管侧面的连接管,对称固定焊接在连接管后部两侧的两个支撑管;所述的车头连接管轴向与水平面之间形成85-90度的夹角;所述的连接管包括有弯折成120-140度角的两个部分;所述连接管上靠近支撑管的位置焊接有一个沿滑板车左右方向布置的前连接板;前连接板整体呈开口朝下的槽钢形状,前连接板的中部的翼缘加工成与连接管外径配合的圆弧形状,且前连接板翼缘的宽度从中间往两侧递减;两个支撑管之间的中部位置连接有一个沿滑板车左右方向的后连接板;所述支撑管位于后连接板后方的部分沿竖向压制成扁平状的后轮连接部,且后轮连接部的后端部向上弯折成弧形。
所述的两个前轮通过轴承安装在一个连接轴上,连接轴通过轴套安装在一个横管内,横管中部垂直焊接有一个竖管,竖管自下而上穿过车头连接管且与车头连接管上下端部通过轴承连接;竖管上端同轴连接有一个车头管,车头管上端部垂直焊接有一个扶手座,扶手座内穿设有一扶手管,扶手座下方连接有锁紧螺钉,锁紧锁定端部与扶手管侧壁卡定。
所述的后轮通过一个后轮轴承安装在后轮轴上,后轮轴两端固定在后轮连接部上,后轮轴上远离驱动装置的一侧套设有套管,后轮异于套管一侧的轮毂上一体连接有一个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传动凸头;传动凸头的外周处于一个圆周上,且传动凸头外周均匀设有六个圆弧形的内凹口。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有一个齿轮箱,安装在齿轮箱一端的电机,安装在齿轮箱另一端的一个输出齿轮,以及安装在齿轮箱内中部的多个减速齿轮;所述输出齿轮的一端面上一体连接有与所述传动凸头配合的传动凹口,输出齿轮的中心通过一个齿轮轴承与后轮轴连接;所述齿轮箱通过螺栓连接在一个支撑管的后轮连接部上。
所述的电源箱包括有一个矩形的电池仓和一个控制器安装仓,电池仓的开口朝下,开口上连接有一个通过螺钉连接的盖板;所述的控制器安装仓成型于电池仓两个相邻侧壁的外侧,且控制器安装仓的开口朝上,控制器安装仓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电机以及安装在电池仓内的电池分别与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电池仓侧面开设有供电线穿过的缺口;电源箱的前部上方一体连接有两个前连接片,电源箱的后部上方一体连接有一个后连接片,所述前连接片通过螺钉连接在支撑管上,后连接片通过螺钉连接在后连接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滑板车的电池及控制器集中做到一个电源箱里,电机与齿轮箱组装到一起,集成度高,便于整车的装配;所述车架的支撑管与后连接板之间围成的区域刚好容纳所述电源箱,安装时定位方便,齿轮箱的安装方式便于后轮的拆卸,只要取出后轮轴即可将后轮与齿轮箱分离。所述电源箱上电池仓的盖板位于电源箱下方,这样更换或维修电池时只需要将滑板车横放或导致就可取出电池,无需拆开车壳,操作方便。所述的车壳部分一体成型,减少了部件数量,也方便了安装,所述的罩盖用来罩住车头管与竖管的连接部分,使滑板车整体造型流畅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滑板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动滑板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车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前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图6是后轮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图8是驱动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电源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电源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群英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群英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96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沉船打捞装置
- 下一篇:基于动平衡车的远程虚拟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