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腕式电子血压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9484.X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6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会;肖婷;杨年炯;吴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25 | 分类号: | A61B5/0225;A61B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电子 血压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腕式电子血压计,特别是一种多功能腕式电子血压计。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对自身血压的日常监测和控制。腕式电子血压计以其造型小巧、使用方便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使用者的青睐。经过市场调查,大多数的病人认为腕式电子血压计携带方便,使用时也不用脱去衣袖,比较方便,因此更倾向于用腕式电子血压计。
但目前许多腕式电子血压计功能较为单一,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因摔倒没得到及时救助造成身体伤害甚至死亡的事件经常见诸报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腕式电子血压计带有报警、定位、通讯功能,将提高中老年人独自在外的安全指数,避免因错失抢救时机而带来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血压计不能报警,定位和通讯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自动报警,定位和通讯功能的多功能腕式电子血压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血压计包括外壳1、腕带2、气泵3、气阀4、工作处理模块5,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处理模块5包括控制器5.1、血压脉搏采集模块5.2、定位模块5.3、无线通讯模块5.4、加速度传感器模块5.5,气体压力传感器模块5.6,气泵3、气阀4、血压脉搏采集模块5.2、定位模块5.3、无线通讯模块5.4、加速度传感器模块5.5、气体压力传感器模块5.6分别与控制器5.1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报警模块5.7、显示屏5.8、按键模块5.9,其中报警模块5.7、显示屏5.8、按键模块5.9分别与控制器5.1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无线通讯模块5.4的通信方式为手机通信方式,包括短信通信方式和语音通话通信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定位模块5.3为GPS定位或者北斗定位或者基站定位的任意一种,或者是以上三种的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腕式电子血压计与现有腕式电子血压计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腕式电子血压计,装有加速度传感器模块5.5,采集加速度信 息,根据采集到的加速度信息,可以判断佩戴者是否摔倒。
2.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腕式电子血压计,装有定位模块5.3,具有定位功能,在佩戴者血压不正常或摔倒时能对其进行定位,有利于监护人确定佩戴者的位置方便救护。
3.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腕式电子血压计,装有无线通讯功能模块5.4,在佩戴者血压不正常或摔倒的时候能进行通讯,以及时通知监护人对佩戴者进行救护,从而提高佩戴者的获救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腕式电子血压计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腕式电子血压计的工作处理模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一种多功能腕式电子血压计结构图,该血压计包括外壳1、腕带2、气泵3、气阀4、工作处理模块5,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处理模块5包括控制器5.1、血压脉搏采集模块5.2、定位模块5.3、无线通讯模块5.4、加速度传感器模块5.5,气体压力传感器模块5.6,气泵3、气阀4、血压脉搏采集模块5.2、定位模块5.3、无线通讯模块5.4、加速度传感器模块5.5、气体压力传感器模块5.6分别与控制器5.1电连接。
工作处理模块5还包括报警模块5.7、显示屏5.8、按键模块5.9,其中报警模块5.7、显示屏5.8、按键模块5.9分别与控制器5.1电连接。
控制器5.1中设置并储存了初始参数,包括腕带2中气体压力参数,血压定时测量参数,血压正常范围参数,加速度报警阈值参数;采集血压测量按钮信息,判断按键模块5.9是否有信号,如果按键模块5.9有信号,则气泵3开始充气,如果按键模块5.9没有信号,则定时等待,判断定时等待时间是否达到设定的定时间隔,如果没有达到定时间隔,则重复以上所述的动作,如果达到定时间隔,启动气泵3工作,往腕带2充气,同时通过气体压力传感器模块5.6采集腕带2中气体压力信息,控制器5.1判断所采集的气体压力值是否小于预定值,如果小于预定值,气泵3继续充气,如果不小于预定值,则气泵3停止充气,同时打开气阀4,缓慢放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94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编袋双面光复合机
- 下一篇:一种气缸驱动式旋转吸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