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车轨道梁人行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9335.3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8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汤小敏;魏波;黎泰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宝钢汽车钢材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E01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轨道 人行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行车轨道梁人行道。
背景技术
行车轨道梁上设有专门的人行通道,便于行车的安装及后期的维护维修,人行通道上设有供行人上下的圆形的人孔,现有技术中,该人孔为敞开式设计,在行走过程中,存在从空洞中坠落的风险,因此,需要对其人行通道结构加以改进,消除人孔处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车轨道梁人行道,能够防止人孔处发生人员坠落事故,消除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行车轨道梁人行道,包括设于人行道底板上的人孔和安装于人行道底板上并且可启闭的覆盖于人孔的盖板;
进一步,所述盖板通过合页铰接于人行道底板;
进一步,所述盖板与行车轨道梁之间设有用于辅助撑开盖板的支撑装置;
进一步,所述支撑装置为液压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行车轨道梁人行道,在其人行道底板的人孔处设有可启闭的盖板,不使用人孔时可将盖板盖上,防止人孔处发生人员坠落事故,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行车轨道梁人行道,包括设于人行道底板1上的人孔4和安装于人行道底板1上并且可启闭的覆盖于人孔4的盖板2,不使用人孔4时可将盖板2盖上,防止人孔4处发生人员坠落事故,消除安全隐患。
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2通过合页铰接于人行道底板1;人行道底板1上还设有用于在盖板2闭合时对盖板2进行锁定的扣锁(图中未示出);所述扣锁(图中未示出)包括铰接于人行道底板1的锁块和用于为锁块提供弹性力使之扣紧盖板2边沿的扭簧;扭簧套于锁块的转轴设置,锁块上一体的设有用于扣紧盖板2边沿的卡勾,卡勾顶面为斜面使锁块能够在盖板2闭合过程中的触碰作用下转动并压缩扭簧使盖板2闭紧同时卡于卡勾内侧,进而锁块在扭簧作用下扣紧盖板2边沿对盖板2进行锁定,防止盖板2意外开启;锁块上还一体的设有用于通过踩踏作用控制锁块转动进而脱离对盖板2进行锁定的踏板;因此在开启盖板2时踩踏锁块上的踏板然后手动将盖板2掀起即可,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2与行车轨道梁之间设有用于辅助撑开盖板2的支撑装置3,掀开盖板2时较为省力,使用性能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3为液压撑杆,如图2所示,还可将液压撑杆安装于盖板2与人行道底板1表面,液压撑杆的弹力始终沿其轴向,启闭盖板2时带动液压撑杆发生位置变化,盖板2开启过程中液压撑杆对盖板2的支撑力由0逐渐增大,当人需要上到轨道梁上时,只需要轻推盖板2,即可通过液压撑杆的作用轻松弹开盖板2。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宝钢汽车钢材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宝钢汽车钢材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93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